十二届二次会议
十二届二次会议
大会主要文件
大会发言
大会报道
专题座谈
媒体报道
图片直击
分组讨论
/stzx/seetpzj/tpzjqr.shtml
分组讨论
小组发言摘登(第十二期)
政协汕头市委员会门户网站
http://stzx.shantou.gov.cn
来源:
政协汕头市委员会
提稿时间:
2013-02-20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朋旧友欢聚一堂,共商汕头发展大计
2月19日下午,汕头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港澳委员、特聘委员和台胞侨胞嘉宾座谈会在汕头迎宾馆7号楼举行。市领导陈茂辉、郑人豪、郭大钦、孙光辉、黄俊潮、张应杰、马逸丽、赵红、王桂元、方展伟、蔡婵英、林合坤、陈国光、徐宗玲等出席了座谈会,与在座的第9组[特邀(香港、澳门)]97名港澳委员、特聘委员和台胞侨胞嘉宾共商汕头发展大计,展望汕头幸福未来。汕头海关副关长蔡少琼、市政府秘书长邱奕辉、市政协秘书长谢永忠,以及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也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陈茂辉同志主持,郑人豪同志通报了我市去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座谈交流中,港澳委员、特聘委员和台胞侨胞嘉宾热情洋溢,踊跃发言,对市委、市政府过去一年所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对汕头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大家围绕城市规划、交通设施、产业发展、人才引进、文化教育、城市管理、发挥侨资侨力等话题,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争取侨心,充分发挥侨资侨力
陈幼南委员认为,要继续重视汕头市华侨博物馆的建设问题。建设华侨博物馆,是汕头人民和广大海外侨胞多年的共同愿望,对挖掘、整理和保护丰富的侨文化,打好“侨”牌,把汕头建设为文化强市,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建议市政府成立协调领导机构加强领导,在组织领导、制定方案、资金落实、工程建设等方面加强监管,解决多年来“馆址”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可利用我市的现有的闲置的楼房馆所重新修建,并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建馆和养馆问题,推动华侨博物馆的建设。
李桂雄先生说,希望汕头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华侨的重视,放宽对华侨的政策。在泰国的华侨很多,他们都希望能回家乡投资创业,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回家乡读书。汕头应抓住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实验区的契机,加大宣传,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让更多的华侨参与家乡建设。同时建议汕头市委、市政府设立汕头在泰国的商务代表处,加强与泰国华侨的联系,为双方发展经贸合作提供便利。
保护汕头碧海蓝天,建设美丽内海湾
孙志文委员认为,建设汕头美丽的内海湾,应先以湾内碧水蓝天之生态为根本。汕头市政府应提请省府牵头,乘三市同城化之机,同心合力彻底治理榕江和鮀济河流入汕头港湾污废水之排放,同时政府应设立海湾水面环卫部门,专人分段打捞清理沿岸海面漂浮物及垃圾,并兼负责清查沿岸倾倒垃圾之黑点,退潮时排查倒废排污之黑源,及时汇报主管部门加以整治。
孙志文委员建议,我市可考虑像悉尼一样搞风帆船之水上运动,在南滨海面举办帆船竞赛,设立帆船运动培训基地,吸引粤东地区及周边的爱好者都到汕头来旅游、聚会、学船、玩船、赛船,让海湾千帆竞技,把汕头建成全国有名的风帆船及水上运动之活动基地,为美丽汕头增添新的名片。
科学做好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形象
陈维炽委员认为,汕头要切实加快旧城改造,塑造城市核心形象。建议,一是以老市区中心小公园的保护性改造为切入点,牵动周边“四永一升平”旧街区的改造,将之打造成为汕头大型旅游步行街区。让小公园和四永一升平历史街区再现商埠繁荣的胜景。二是把历史上老名店、老字号“搬回老家”,如当年南生公司、广发百货、大观园戏院、永平酒楼、太阳光饼食店、西天巷蚝烙……让老字号名小吃、潮剧、潮文化集中在这个街区,演绎特色历史风采。三是在发展的同时还应合理布局,避免盲目拆建,确保把文物保护放到城市规划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上,具代表性的重点文物古迹应进行保护修复,让游客及市民能亲身感受到历史建筑带来的视觉冲击,自觉维护汕头特色文物建筑及百载商埠的形象。
陈维炽委员认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准已成为当下汕头发展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政府对市容市貌、治安等问题应坚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专项整治,提升生态水平,才能更好地提高海内外华侨参与建设汕头的积极性。
孙志文委员认为,南岸之南滨新区山体不高,历来是我汕头之门面山,不能让群楼林立高过南面之山。北岸珠港新区之东面,可考虑建标志性之公众大建筑物,让周边留有空余绿色活动广场。
搭建新平台,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源
陈幼南委员希望能建立国际潮汕博士联谊会,给世界各地的潮汕专家学者构建一个平台,可以更好地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专业服务。
袁松山委员建议,汕头成立汕港澳工商服务中心,为汕头多渠道引进人才和资源。
吴南祥先生说,汕头的发展潜力不错,关键是人才,建议今后汕头多组织官员到新加坡考察和培训,提高官员的素质水平。
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
周博轩委员认为,郑人豪市长在通报中提到汕头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汕头市区的公共交通体系还有待完善。建议,一是合理规划公交路线,避免资源浪费,要深入调研,充分考虑市民出行需求,缩短线路,增加班次,提高实载率;二是要提高工业区和生活区的公交车的覆盖面,解决工业区企业员工的交通问题;三是加强计程车的管理。加大打击非法营运车辆的力度,建立计程车行业长效管理机制。
其他意见建议
王建旭先生说,对汕头在全球金融风暴的袭击下,去年仍旧能保持高速发展感到欣慰。希望政府要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去,加强与非洲潮汕籍企业的联系,共同发展。
袁松山委员认为,粤东四市要共同发展,加强城市互动,改进各自现有缺点。汕头作为粤东四市的老大哥,要有危机感,把挑战和压力转化为动力。
吴哲歆委员认为,汕头应加大力度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简化办事的手续,提高效率,例如简化银行转贷的手续。
吴源盛先生说,他参加过四个市举办的侨博会,感觉汕头举办的侨博会缺乏实质的招商引资项目,希望汕头以后在举办类似活动时,能安排些实质性的招商引资内容。
陈汉士先生认为,汕头要提高招商引资的理念。汕头的硬环境不错,但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出去招商引资时要强调质量,确实可行的项目才可以拿出来招商。汕头目前最关键的是先稳定现有的在汕企业。
座谈会气氛热烈,陈茂辉书记边听边记,并不时回应委员意见和发表看法。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委员们一直以来对家乡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对陈幼南委员提出的关于建立国际潮汕博士联谊会的建议表示全力支持,并要求相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跟踪落实,希望首届年会能安排在汕头举办。
陈茂辉书记指出,各位委员和嘉宾踊跃发言,充分发挥自身身居海外,见多识广的优势,体现了浓厚的桑梓情怀,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对汕头的经济发展、城市发展长远定位、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和卫生管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旧城改造、建设“美丽港湾”、进一步做好侨务工作等方面提出不少良策,既中肯又到位。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梳理和研究,采纳落实。汕头在历史上有过辉煌,虽然现在相对落后了一些,但我们对汕头未来的发展仍旧充满信心。接下来,汕头将搭建新平台,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汕头的特区优势,通过规划海湾新区,设立华侨经济合作试验区,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加强文化教育建设,建立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推出自己的文化产品,把汕头大学打造成为全世界有影响力的大学。将在巩固现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扶持其逐步转型升级,同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大力推动汕头的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衷心希望各位港澳委员、台胞侨胞继续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推动汕头科学发展,携手共创汕头美好的明天。
(王晓青 整理)
分享到: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政协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