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泛舟

广东改革开放一千个第一(汕头都市报)

政协汕头市委员会门户网站http://stzx.shantou.gov.cn 来源:政协汕头市委员会 提稿时间:2014-07-15

2014.5.5

全国地级市范围内第一个制定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的地方性法规——《汕头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办法》 
法定荣誉,温暖海内外乡亲
  

   【编者按】
    汕头,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30多年来,这座特区城市在社会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全国“第一”,体现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格。
回顾一路的闪光轨迹,我们发现,一部波澜壮阔的汕头改革开放史,是由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串起来的:全国唯一一个经济特区顾问委员会、全国率先实行24小时审批答复制度、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资助的公立大学、全国首部个人独资企业条例、全国地市范围内第一个制定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的地方性法规、率先改革居民住房分配制度,创新“三三四”、“二二六”补贴出售住宅解困模式、中国乒乓球队第一个蝉联世界杯男单冠军、全国首家提供上门免费服务的临终关怀机构宁养院……这些由改革之城汕头所书写的“第一”,已经渗入到了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所有的汕头特区人,既是“第一”的创造者,又是“第一”的受惠者。
    从去年底,广东省政协开始启动《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第一》征编工作,今年以来,汕头市政协已初步确定近90项全国“第一”题目,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12个类别。从今天起,本报特开辟专栏:敢为天下先——改革开放中的“汕头骄傲”,用新闻的手法为您讲述那些闪光的片段,通过对历史的致敬,通过对改革现场的还原,让年青一代的特区人更加深刻地理解改革在今天的价值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拥有地方立法权的汕头市制定颁布了一大批地方性法规,其中有一部法规在广大旅外乡亲心目中格外亲切,也正是这部法规,将汕头与海外乡亲的心更加紧密地维系在一起,这就是《汕头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办法》,首次将地级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的执行依据上升到法的层级,成为全国地级市范围中第一个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的地方性法规。到目前为止,我市先后授予九批共121人“汕头荣誉市民”称号。

    侨乡酝酿立法“授荣”
    汕头是百载商埠,全国著名侨乡,旅外乡亲历来关心和支持家乡的建设。1989年,汕头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汕头市授予国外专家及友好人士以“汕头市荣誉市民”称号的暂行规定》。此后陆续有为我市做出重大贡献的港澳台同胞、华侨和外籍人士四批共计60人获得“汕头市荣誉市民”称号。
    上世纪90年代,我市人大侨工委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应充分利用汕头市拥有地方立法权的有利条件,制定相关法规,授予对汕头市有重大贡献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市外人士和外国友好人士“汕头市荣誉市民”称号,把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好事多磨”大胆创新
    近日,记者走访了《汕头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办法》主要起草人,时任市人民政府侨务、外事办公室副科长的肖苗生。据他回忆,该办法被列入汕头市人大年度立法计划是2000年的事情。
    “好事多磨!”,肖苗生告诉记者,由于当时全国尚未有地级市制定此类法规,起草人在诸如政策是否允许将台湾同胞纳入授予对象等问题上一度拿捏不准。在法律专家们的指导下,起草人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大胆创新,终于在2000年10月,向汕头市政府报送了《汕头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办法》草案送审稿,并于2001年7月19日获得汕头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同年9月28日获得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
    肖苗生通过全国人大《中国法律法规信息系统》进行检索,证实该办法是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制定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的地方性法规。

    授荣效应影响巨大
    《汕头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办法》实施后,我市又授五批61名荣誉市民。其中,国学大师饶宗颐在倡立潮学、弘扬潮汕文化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成为法规实施后授荣的第一人。
汕头市的授荣工作,在海内外各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效应,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侨胞、港澳台同胞、外国友好人士和市外人士关心支持汕头发展的热情。
    这些年,荣誉市民积极回家乡投资实业支持公益事业,第九批“荣誉市民”郑开德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事业有成后,不忘反哺家乡,在教育资源紧缺潮阳区金浦街道无偿捐资建设金堡中学。如今,这座金堡中学的学生已达70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郑开德先生对家乡的公益事业捐款总额已达到2.6亿元人民币。
    “只有出人才,家乡才能加快发展。挣再多钱算不了什么,把这些钱用在家乡建设上,才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郑开德这肺腑之言,蕴藏的是“荣誉市民”们回报家乡的一片深挚的赤子之情。 

本报记者 方晓旻

2014.5.13

八旬老人剪报50年汇集养生“百科” 
张翼“剪”出一片新天地,弘扬养生保健文化 
  

    在汕头,有一名爱好剪报的老人,名叫张翼,当他还是30多岁的年轻人时就爱上剪报,退休后剪报更成了他每天生活的“主心骨”。经过半个世纪的辛勤耕耘,如今80多岁的张翼剪出一片新天地,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剪报资料编辑整理、出版了《保健文摘》、《报海拾贝》和海外版《剪报集》,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成了不少中老年朋友的“百科全书”。
    说起张翼老人的剪报情缘,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张翼在汕头印刷厂工作,求知若渴的他工作之余特别喜欢读书看报,更爱把报纸上一些有参考、欣赏价值的剪下收集,有空时自己再仔细翻阅、回味。周围的亲戚朋友知道他的爱好,经常给他送来全国各地的报纸。日积月累,剪报资料越积越多,张翼像照顾孩子一样将它们分门别类,悉心保存。
    “收集的剪报融汇了多年的心血,为何不把它们合集成公益性质的书籍,服务更多有需要的人?”退休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张翼也萌生了把多年的剪报编辑出书的念头。考虑到现代人生活越来越好,对健康养生方面关注度很高,他把剪报出书的方向对准了养生保健类。于是,从2008年开始,张翼开始正式着手筹备剪报集出版印刷一事。靠着一已之力,和微薄的退休工资,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执着地投入到剪报出书事业中。从《保健文摘》、《报海拾贝》到海外版《剪报集》上下册,张翼老人的剪报集先后再版3次,总印刷量超过5万册,无论规模还是质量,都是我国剪报史上前所未有的。
    从心脏病、高血压等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到美容养颜、纤体瘦身等知识方法,各种养生保健知识在剪报集里都可以“按图索骥”找到。它们的面世,在中老年朋友中引起巨大的反响,很多身边朋友,甚至海外乡亲品阅后觉得“受益匪浅”,纷纷托人前来索要。泰国侨领陈汉士先生见到该书十分感动,立即慷慨解囊捐资20万人民币,希望再版发行到海内外,弘扬中华民族的养生文化。
    近日,记者在张翼家中采访时,老人家如数家珍地展示由他剪报的“成果”,除了出版的几本书外,特制的几个大柜子里,还有大量诗歌、连载等方面的剪报资料,每样都认真详细地分类集册保存。张翼说,这些年他收集的资料实在太多,除了出版成册的养生类之外,还有大量其他方面的有待日后慢慢发掘利用。
去年,张翼老人的剪报集获得“中国集报精品奖”和“首届中国梦想剪报作品公益展览”二等奖,近日更被推荐申请入选“广东改革开放一千个第一”。 

    本报记者 林彦恂 

2014.6.4

马琳:汕籍国球手成“世界杯先生”  
  
   

    “马琳啊,2013年底他才悄然回汕,与带队在汕头训练的刘国正等老球友见面。在我们看来,退役转型后的他,成熟多了……”日前,记者到马琳母校——汕头市乒乓球学校采访时,一直关注着马琳成长的杜绍平校长说。作为一名汕头籍运动员,马琳是中国乒乓球队第一个蝉联世界杯男单冠军的运动员,他与汕头有着一份割舍不断的情份。    
    据介绍,马琳1980年生于沈阳,从小就喜欢乒乓球运动。1993年,刚在全国少年乒乓球赛上崭露头角的他,被我市一名酷爱乒乓球的方老板“慧眼识珠”,盛邀入读汕头市乒乓球学校,成为一名汕头籍的乒乓球运动员。自此,他的职业生涯与汕头紧紧连在了一起。1995年,经过在市乒乓球学校的两年学习和训练,马琳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被输送到市体工队,同年入选国家乒乓球青年队。1996年,马琳入选国家乒乓球一队,球技突飞猛进。1999年,在第45届世界杯乒乓球锦标赛上,马琳不负众望,第一次夺得了世界杯赛男子混双冠军。从此之后,马琳进入了人生的职业高峰期。
    2000年,马琳勇夺世界杯男子单打冠军。2003年—2004年,他又获世界杯男子单打冠军;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上,马琳与队友陈玘联诀横扫国际乒坛,为中国乒团摘取了男子双打金牌,也使汕头乒乓球运动历史实现了奥运金牌的“零”的突破。2006年,马琳在法国巴黎世界杯赛上再夺男子单打冠军;之后,在第46届、第47届、第48届、第50届、第5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他以主力队员身份,为中国乒乓球队连夺男团冠军立下汗马功劳;2008年,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马琳在赛场上的表现发挥到极致,夺得了男团冠军、男单冠军。至此,他在自己的乒乓球职业生涯中,已经连续收获了4届世界杯冠军、18个世界冠军、7届男团冠军、2届奥运冠军。他也是中国乒乓球史上第一个蝉联世界杯男单冠军的运动员,被国际乒坛称为“世界杯先生”。
    自1999年以来,马琳多次以汕头籍世界冠军身份,回返汕头,数度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他数次表示,自己与汕头有着一份割舍不断的情份,他从心里把汕头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据悉,目前,马琳已授命担任广东省乒管中心主任一职。他与汕头的情缘仍在延续中……
    本报记者 肖彤兰

2014.6.14

汕头跳水学校—— 
中国跳水运动后备人才培训第一校 

    跳水,是一个美丽的体育之梦;中国跳水队,被世界跳坛誉为“梦之队”。汕头,是一个与跳水之梦紧密联系的城市。2005年1月14日,中国游泳协会汕头跳水学校与中国跳水队汕头训练基地正式合并为中国游泳协会汕头跳水学校(加挂中国跳水队汕头训练基地牌子)。时至今日,在全国以中国游泳协会冠名的18所跳水学校中,汕头跳水学校仍是第一所实行地方副处级事业单位建制的地方跳水运动后备人才培训学校,其实行的地方跳水学校与中国跳水队训练基地合并运转的模式与机制,在全国也属第一例。
    原市政协常委、市体育局退休老局长蔡述彪,是这一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据介绍,当时,中国跳水运动的人才布局呈小金字塔型,处于塔尖是国家集训队,第二层级是省队,第三层级就是以中国游泳协会冠名的18所跳水学校,在训运动员平均约50人,总数也在千人左右。大量的跳水运动人口沉积在各地基层训练点,约有2000人左右。其中,汕头市的金砂小学、新乡小学、五福路小学、龙湖小学等,常态在训人员约100人左右。
    汕头具有深厚的跳水体育运动基础,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已开展基层跳水训练。自1981年以来,汕头运动员李宏平、李德亮、李巧贤、肖燕娟、池美兰、林媛霞、孙淑伟、蔡玉燕、胡佳等分别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赛取得金牌,吴明鸿、董俊取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跳水冠军。在跳水运动上众星辈出,这在世界同等城市中是罕见的。
    在明星选手的背后,是一批默默无闻扎根于基层跳水培训事业的汕头跳水教练员;是一届又一届兢兢业业,全力支持基层跳水运动事业的汕头党政领导和体育界人士。1992年11月,汕头建立跳水学校,并寄训于汕头市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包括陈添源、李銮贞、陈彬、林媛霞。199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汕头启动市游泳跳水馆建设,总投资3.5亿元。2001年11月,第九届全运会在新落成的汕头市游泳跳水馆顺利举行比赛。2002年,汕头再立项并投资1000多万元,重建露天跳水池、跳水台,新建陆上训练馆等,正式作为国家跳水队在汕的训练基地。同年5月,中国“梦之队”来汕训练整整1个月,田亮、郭晶晶等跳水名将天天在露天高台亮相,跳水星光照耀鮀城。
    目前,汕头市输送在广东省体校转正运动员1人,集训运动员3名;八一队的转正运动员有2人,集训运动员3人;在广东省队转正运动员2人,集训运动员7人,在国家队运动员1人。汕头跳校,作为中国跳水运动后备人才培训第一校,有着光荣的历史和辉煌的成绩。

    记者肖彤兰 通讯员蔡述彪


2014.6.21

斩波劈浪成“浪里掌舵人” 
汕头奇女子李正容成中国第一位女引航员 
 
    

    在潮汕的一些世俗观念中,女人上船被视为“孬彩头”,更别说当“船老大”了。然而,汕头奇女子李正容,不但破除陈规旧俗走上轮船驾驶台,还成了新中国第一位女引航员,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引航史上唯一的海港内港女引航员。回首往昔那段峥嵘岁月,今年已逾八十高龄的李正容依然豪情万丈,闯川江“鬼门关”,引油轮进榕江枫口等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仿佛就在昨天……

    桅杆上“逼驾”,苦练成川江第一代女驾驶员

    1950年,广东省汕头高级商船技术学校对外招收中国第一批航海女驾驶员。从小熟识水性、向往着海阔天空的李正容顶着世俗的偏见毅然报考,并从4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录取。1953年,她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随后与同伴一起奔赴艰险的川江,开创了新中国女性上船之先例,成为中国第一代知识型女驾驶员。
“川江天险”史有记载,这里河道弯曲、礁石密布、水流湍急,其中更有“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岺才是鬼门关”的险恶之处。要在川江安全航行,没有真功夫是不行的。然而,当满怀壮志的李正容欲上驾驶台学习驾驶技术时,却遭到了船员们的婉拒,整整一个多月愣是没上到驾驶台。
    “怎么办呢?”从不认输的李正容想出了一个“逼驾”的主意。第二天午餐时,船上的人发现李正容不见了,甲板、船舱翻了个底朝天,就是没有她的踪影。船在川江行,不在船上,难道掉进江里了?所有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船长更是拉响了求救的信号,“呼唤”附近的船一起参与救援。这时,爬在桅杆上的李正容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一个眼尖的船员凝神一看便发现了她。
    “你怎么爬到桅杆上去了?危险,快下来!”大伙不解,纷纷呼喊她下来。此时,李正容却“耍起赖”:“不让我学驾驶,我就不下来!”最终,船长“妥协”了,答应了她的要求。就在船长点头的一刻,李正容“刷”地一下滑下桅杆,一溜烟“窜”进了驾驶舱。此后,李正容虚心求教,刻苦学习,很快就可以自己驾船过川江了。她领到了“驾驶三副”执照,半年后又被破格提拔为二副,成为川江上第一代女驾驶员。

    顶“离婚”威逼引领大油轮穿越榕江“羊肠道”

    上世纪60年代初,李正容惜别川江回到汕头,凭借已有丰富的川江船舶“驾引合一”的经验和高度责任感,开始引领海船进出汕头内港和榕江,开创汕头内港引航工作。这期间,又有一段难忘的经历,令她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是上世纪70年代,有一条满载汽油的5000吨油轮要进入榕江枫口油库码头。由于航道狭窄,此前尚没有这么大吨数的油轮进入过。而如果油轮在汕头过泊,不仅会产生高昂的过泊费用,还会耽误行程,过泊过程也存在较大危险性。为此,上级领导专门找到李正容,鼓励她大胆尝试,将油轮引入目的地。
    然而,船上是满载的汽油,一旦不慎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同为引航员的李正容的丈夫深知其中的艰险,为了不让爱妻涉险他苦苦劝阻,甚至不惜拿出离婚书,“威逼”李正容放弃引领此油轮的任务。但“艺高胆大”又极具责任感的李正容反过来却说服了丈夫。那天凌晨3点多钟,丈夫早早起来为一小时后开航的李正容做了“早餐”。送别妻子后,他一路电话追踪,估算油轮到哪一个节点便打电话去询问情况,一直到早上9点多钟终于听到妻子引航的油轮平安抵达码头后才放心去吃饭。当李正容凯旋时,迎接她的是此前“闹离婚”的丈夫买来的一束红玫瑰,还有丈夫由衷地赞叹:“老婆真棒,比我还厉害!”
    几十年斩波劈浪,类似的风险李正容不知遭遇了多少回,然而,凭借精湛的技术和过人的胆识,李正容硬在这曾专属于男人的职业中,创下了“连续航海45年安全无事故”和“安全引航30年”的骄人记录。

    本报记者 刘婉萍

分享到:
扫一扫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政协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