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泛舟

广东改革开放一千个第一(汕头日报)

政协汕头市委员会门户网站http://stzx.shantou.gov.cn 来源:政协汕头市委员会 提稿时间:2014-07-23

编前语: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勇于探索,大胆开拓创新,涌现出许多闻名全国的“第一”。根据省政协关于做好《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第一》专题文史资料征集工作的有关要求,市政协于去年底开始征集工作。各区县、市各有关单位积极开展线索条目的收集、撰写工作,向市政协编委会报送了270多条线索条目,经反复筛选、核实、补充,最后共筛选整理出近90条线索条目报送省政协,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外事以及其他类别,充分体现了汕头特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风貌。为进一步弘扬特区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幸福汕头,本报今起推出《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第一·汕头篇》栏目,本报记者将根据市政协征集到的线索,再度深入采访,了解“第一”背后的故事,再现汕头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来敢闯、敢冒、敢干的辉煌历程。敬请留意。



痴迷剪报50载 
八旬老人编辑养生“百科书” 
 

    ▲因为剪报的爱好,张翼老人的《剪报集》创下了全国剪报界的“纪录”。   本报记者   杜一方 摄  
 
    一杯清茶、一把剪刀、一摞旧报,这几乎是八旬老人张翼半个世纪来业余生活的全部。原在汕头市印刷厂工作的张翼老人是一名剪报爱好者,50年来他漫步在茫茫的报海中,读报、剪报、集报,乐此不疲,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近年,张翼老人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资料编辑整理、出版成册,为广大中老年朋友奉献了一套不可多得的养生保健“百科全书”,受到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

    近日,记者来到张翼老人的家中,见到了这位与剪报为伴50载的老人和他的剪报集。或许是因为注重养生的缘故,今年82岁的张翼老人看起来至少比实际年龄年轻10岁,他告诉记者,他是在文革期间无意中与剪报结缘的。 

    那是一个知识匮乏的年代,勤奋好学的张翼利用自己在印刷厂工作的便利,“偷偷”地从一份份旧报纸中汲取知识的养份,并从此养成了剪报、集报的习惯,半个世纪来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上面。“我自己家里订了六七份报纸,亲戚朋友知道我爱剪报,也从全国各地给我寄来一摞摞的旧报纸。”张翼老人告诉记者,他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读报,然后再把有参考价值、欣赏价值的内容剪下来,分门别类,剪贴成册。在张翼老人家中,经他剪辑后的报纸,分类精装在一个个资料夹中,装满了好几个书柜。

    之所以萌发出版剪报集的念头,源于张翼老人临退休时给自己立下的一个心愿:退休后应退而不休,要为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回报社会。当时他看到一个个剪报资料夹像“废物”一样堆在书柜里,觉得太可惜了,“如果能变‘废’为‘宝’,让它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张翼老人意识到,国家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改善了,老百姓的健康意识提高了,如何强身健体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的迫切需求。于是从2008年开始,他把剪报中有关保健养生的资料进行反复的筛选、整理、编排,并把最精髓的内容全面系统地编辑成书。从《保健文摘》、《报海拾贝》到海外版《剪报集》上下册,张翼老人的剪报集先后再版3次,总印刷量超过5万册,无论规模还是质量,都是我国剪报史上前所未有的。

    而最让张翼老人感到高兴的是,他的《剪报集》一面世,便因专业实用而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很多人甚至从国内外慕名前来索要。泰国侨领陈汉士先生一见此书,深受感动,即慷慨解囊捐资20万人民币,希望再版发行到海内外,以弘扬中华民族的养生文化。因为独特,张翼老人的剪报集成为我国集报界不可多得的集报精品而荣获佳奖——“中国集报精品奖”和“首届中国梦想剪报作品公益展览”二等奖,近日更被推荐申请入选“广东改革开放一千个第一”。

    如今,随着《剪报集》漂洋过海,走进千家万户,张翼老人也结识了遍布大江南北的读者和报友,每天与他们互通书信、交流心得成了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项重要内容。正如原人民日报社长邵华泽为《剪报集》扉页所题:“集报读报剪报与报结缘真快乐,眼勤脑勤手勤因勤得益著书忙”,因为剪报,张翼老人的退休生活忙碌而快乐。    

本报记者 李 扬
(2014年5月5日 一版)


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落户南澳 
南方电网攻下“世界难题”,在全面推进工程过程中形成10个“世界第一”,所有核心设备均为国内首次研发  
    

    去年12月25日,随着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南澳岛上青澳、金牛两个换流站与汕头澄海区的塑城换流站完成三端投产启动,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正式投产启动。这标志着南方电网攻克了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保护这一世界难题,成为世界首个完全掌握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备设计、试验、调试和运行全系列核心技术的企业,站在了世界输电技术的最前沿。

    “这意味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将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投入工程化应用的国家。” 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项目工程师许树楷告诉记者,柔性直流输电是高压直流输电领域的“新生代”,能够友好适应风电功率的剧烈波动,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实现清洁能源的全额消纳。目前,柔性直流的关键技术仅被少数发达国家掌握,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由于适用分散能源介入的多端柔性直流系统复杂、技术难度大,迄今世界上已投运的柔性直流工程都是两端系统,还没有多端工程的先例。

    为攻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这一世界难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国家科技部将“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接入技术研究与开发”列入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由南方电网公司牵头承担该课题研究,并选取广东南澳岛作为应用基地。

    然而,由于柔性直流是最为先进的电力技术之一,一直受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重视,相关技术资料鲜有公开,且多端柔性直流比两端更要复杂得多,南方电网公司意识到,关键技术研究必须全部立足于自主科研。在广州、北京两地,一个由南方电网牵头组织、来自高校、研究机构、设计和制造企业、超过100人的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团队悄无声息地组建。攻关团队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历经无数次的论证、计算、试验,攻克了世界第一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心脏”难题——控制保护系统,形成了包括多端柔性直流工程控制保护系统研究技术等10个“世界第一”。

    “此项工程是集大型风电场接入、柔性多端直流输电、海底直流电缆等多项创新技术于一体的世界首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开拓之作。”南澳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设计总工程师陈冰说,“不仅核心技术由我们自主研发,设备制造厂商也全都是国内厂家,实现100%自主国产化。”

    工程从2013年3月开工,共经历了12次台风,大雨到暴雨天气共117天。施工团队在克服了无相关工程建设经验、无标准、无现成生产能力设备厂家,以及复杂海域和气象条件等种种困难后,终于进入了海缆敷设阶段。眼看胜利在望,却出现海缆及附件无现成可用的产品的问题。项目组团队再次迎难而上,广发英雄帖,与上海交大、电缆制造厂家等单位的技术专家组成了联合研发的重兵集团,集中进行±160千伏直流电缆的研发和试验,最终迎来胜利成果。这意味着,我国掌握了高压直流电缆研发技术,在高压直流电缆领域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

    工程项目副经理吕文胜有着27个年头的工程建设经验,他告诉记者,常规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工期一般是18个月。“这还是在各项技术、设备都成熟的前提下的工期时间。”而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仅仅用了8个月,就吹响了实现世界第一的号角。

    如今,这个承载着多个世界、国内“第一”的工程,刚刚通过了“试运行”的考验。投产启动以来,863 课题“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接入技术研究与开发”南澳示范工程于5月30日顺利完成试运行。试运行结果表明,换流站在各种运行模式及系统各种运行工况下均能稳定运行,达到了示范工程的预期目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试运行结束后,工程转入正式运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启动日常运行方式运行。截至目前,系统运行工况良好。

本报记者 杨可 
(2014年6月21日二版) 



汕头:全国首个实现大规模自动抄表城市 
“大数据”装在电表中,项目惠及全市60万用户  
    

    2010年,汕头供电局作为广东电网公司自动抄表全覆盖的唯一一个试点单位,在中心城区实施约50万户的低压用户自动抄表系统建设,实现了远程自动抄表代替人工抄表,我市也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大规模自动抄表的城市。

    用电问题涉及千家万户,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汕头供电局市场部副主任朱炎昆告诉记者,在2010年,国内有些城市已实施低压集抄,但规模相对比较小。广东电网公司决定在全省选取一个城市,试点推行低压集抄全覆盖。由于用户群适中、人才齐备、技术力量雄厚等优势,汕头被确定为试点城市。是年2月份试点项目获批后,汕头供电局立即开展筹备工作,5月份即开始进入施工阶段。

    在实施低压集抄全覆盖工程的过程中,汕头供电局进行了周密的安排。朱炎昆介绍,由于项目规模大,项目建设涉及千家万户,单是每个电表换一遍就是个不小的工程,他们遵循“分批实施,完成一批,验收一批,结算一批、实用化一批”实施原则,逐批实施,逐批发挥作用,并同步实施换表和集抄集成,提高工程施工效率,避免项目实施时重复停电。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汕头市中心城区(即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超过50万户的低压用户自动抄表系统的建设。

    低压集抄系统的上线,如同在电表里安装了“大数据”,每月抄表时间一到,系统就会自动采集用电信息、完成抄表工作,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抄表模式,有效杜绝错抄、错输、漏抄和估抄现象的出现。同时为保证集抄数据的准确性,每个采集到的数据都将自动经过系统180条规则的“严格”检验,确保电费计算准确,在大幅减少供电服务纠纷的同时,也为更进一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在客户电表故障停行、烧毁等故障发生时,利用低压集抄系统,我们能够大大缩短以往发现故障的时间,减少了对客户进行电度补收的麻烦。”朱炎昆介绍说,当市民家中计量表计出现问题时,采集到的数据也会通过监控平台第一时间反映出来,通过对用户侧故障的快速定位和反应,供电部门可以在客户还没报修的情况下就为客户处理好有关的问题,大大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

    同时为配合阶梯电价顺利实施,汕头供电局以集抄数据为基础,开发了可供客户查询分析每日用电量的网上节能服务系统,市民在家中只需登录该系统,便可通过获取每日用电量数据实现用电行为的调整,在节约电费的同时,形成更科学,低碳,环保用电习惯。据悉,随着低压集抄工程的不断推进,目前全市实现自动抄表的用户已达到60万。

本报记者 杨可
(2014年6月25日二版)


再现“侨史敦煌”风采 
汕头成立全国首家侨批档案馆,侨批纳入国家档案资源体系  
    

    一封封泛黄的侨批档案,是广大海外侨胞爱国爱乡、支持家乡建设的历史见证,更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华侨史、移民史、金融史等历史的重要文献,被誉为“海邦剩馥”和“侨史敦煌”。2009年2月,全国首家侨批档案馆在汕头市成立,标志着一直游离于档案馆之外的侨批档案从此纳入了国家档案资源体系,更有利于对其的收集、整理、保护和开发利用。

    近代时期,大批潮汕人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在海外谋生的潮汕人约1000多万人,与潮汕本土人口相当,素有“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之誉。当时,海外潮汕人希望将历尽艰辛挣来的血汗钱寄回家乡,赡养亲人,侨批就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的汇款凭证。侨批涵盖面广,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以及民众的生活等领域,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见证了海内外华侨华人社会和广东侨乡的发展演变,大大弥补了官方典籍文献记载的不足。

    潮汕侨批的抢救和保护从上世纪90年代民间发起,在申报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过程中才上升到政府层面的保护。“2000年之前,对侨批的保护都是零散的,民间收藏家是在集邮的过程中收藏的,一开始,他们只要信封上的邮票。”潮汕侨批档案馆馆长林庆熙说。

    2000年11月,学者饶宗颐在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潮学讲座上,对潮汕侨批作了论述。他说:“徽州特有的契据、契约等经济文件保存下来的很多,潮州可以和它媲美的是侨批。侨批等于徽州的契约,价值相等。价值不是用钱来衡量的,而是从经济史来看的。”自此,对侨批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序幕拉开了。2004年,全国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侨批文物馆建立,此馆由香港知名人士庄世平、饶宗颐倡导,由民间学术团体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持建立。从2007年开始,潮汕历史研究中心与广东省、汕头市档案局密切配合,启动了“潮汕侨批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工程”,后经省、市档案局协调,由汕头、江门、梅州三市联合以“广东侨批”的名义,由广东省档案局申报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2010年3月,经国家档案局研究通过,包括潮汕侨批在内的《侨批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光州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广东和福建两省联合申报的“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简称侨批档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随后不久,我市的侨批档案馆又迁至地处汕头开埠发源地的新馆,面积扩大了近10倍,辟有三层展厅,展出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充分体现了真实性、系统性、丰富性、形象性的展馆特色,适应了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成功后的新需求。

    据了解,广东现藏侨批档案15万件,我市的潮汕侨批档案馆作为国内最具规模的侨批文化收藏、研究基地,就收藏了其中的12万件,为全国之最。在这些侨批中,最早的一封写于1903年,最晚的写于上世纪70年代。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告诉记者,侨批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家情、亲情、乡情、国情、世情等,所叙述的事情大到日寇侵华、海外局势、潮汕战事,小到家乡善事、日常生活,是反映潮汕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  

本报记者 陈静莹 
(2014年7月15日二版)



传承500年中医药文化 扬国粹激华夏之豪情 
太安堂中医药博物馆创“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堂”,一直是传统中医药企业和品牌的缩影。走进我市金平区工业园区,一座承载着太安堂柯氏家族十三代近五百年中医药文化底蕴,弘扬祖国传统医药文化、济世救人的中医药圣殿展示眼前。这就是太安堂中医药博物馆,也是目前中国已知的唯一的十三代传承的家族式医馆药堂,2010年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

    “秉徳济世,为而不争。”这是医道,也是为人处事之道,更是太安堂代代相传的堂训。刚踏进博物馆,一尊采用两千多年的古香樟树单棵整雕而成,高5.3米、重8吨的太安堂创始人柯玉井公雕像格外引人注目。身穿官服、手握医书的御医形象,寓意着他为医为官的传奇一生。后面篆刻的一篇太安堂记,就是柯玉井公于公元1567年创建太安堂时所写下的,并立下了千古堂训成为现代太安堂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现任太安堂集团董事长柯树泉博士就是柯玉井公第十三代孙,也是太安堂的第十三代传人。随着雕塑两侧的被誉为太安堂中医药博物馆的镇堂之宝《万氏医贯》和《太安大典》的展现,记者沿着各个展区,慢慢寻觅着柯氏十三代中医药世家的历史渊源和太安堂的发展轨迹……

    这座博物馆在2009年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内展馆共二层,总占地面积约15亩,建筑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展区面积达3200平方米,分为神医馆、圣药殿、药王殿、藏书阁、麒麟阁等多个主题馆。特别是在麒麟阁里墙壁上的2000多张儿童天真的笑脸照,背后都有受惠于麒麟丸而圆了求子梦的温馨故事。这恰恰折射出太安堂秉德济世、积德行善的为医之道。确实,与一般的中医药博物馆不同,博物馆里的各类陈列不仅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太安堂历代传人从事医药业的重要遗物,柯氏家族秘藏的医药类器物如古旧医书、明清时期的诊疗器具、锦旗、牌匾、老照片、旧家具等,还以大量真实历史史料、珍贵历史物品、充分展示太安堂十三代近五百年传承的中医药文化底蕴。而这种将中医药特色、潮汕特色和太安堂特色融为一体的独具一格,令置身其中的人充分领略到祖国几千年中医药的传统魅力。

    作为一名老太安堂人,太安堂药业常务副总经理柯少芳直接参与了太安堂中医药博物馆的选址、设计、建设过程。她告诉记者,当时创建博物馆时,其实在全国中医药题材的博物馆就至少30多家。因此,在董事长的带领下,决定将博物馆落户在汕头。因为广东省是中医药大省,潮汕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加之太安堂的发源地就在潮汕,太安堂感恩先祖、感恩社会各界、感恩乡梓,希望将太安堂五百年药济苍生,弘扬国粹融入社会文化,为潮汕的中医药文化事业、振兴中医药国粹贡献力量。同时,作为企业创办的博物馆,太安堂中医药博物馆既要充分体现它作为中医药发展的文化载体特色,更好传承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进一步扩大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也要体现它作为太安堂集团这个经济实体的企业文化基础的作用,继承、保护和创新太安堂中医药精髓,展示太安堂500年深厚的中医药技术文化底蕴和独具魅力的中医药文化传承。

    记者在“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上标明的文字也发现了记录了太安堂中医药博物馆的特色。据介绍,获得此证书,需要具备“规模最大、家族传承最久、中医药特色”三个条件。柯少芳还记得当时接受颁发证书时,大世界基尼斯总经理王以卓所说的,“它是柯氏家族在五百年传承过程中,形成的熔炼百家自成一体的太安堂特色中医药文化。因为它符合基尼斯“扬民族之文化、激华夏之豪情、立中国之奇绝、创世界之新最”的宗旨。”据悉,获得此称号后至今,太安堂中医药博物馆共接待国内外旅客约50000批、近百万人,深受社会各界好评。现今,太安堂中医药博物馆已经成为岭南地区乃至广东省旅游新景点,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人们了解南粤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一个独特的窗口、一张闪亮的名片。柯少芳说,下来,太安堂将依托博物馆的交流平台,打造中医药文化精品旅游,让更多的人通过参观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成为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宣传平台,并力争成为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平台。

本报记者 李岱娜 
(2014年7月23日二版)

补贴出售住房——
当年汕头叫响全国的创举

    住房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普通老百姓的一件烦心事,汕头人多地少,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上世纪80年代初,汕头实行的“三三四”“二二六”“二八”补贴出售住宅模式,不仅是全国率先,时至今日,对于政府正在实施的廉租保障房建设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一、 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公有住宅一直实行国家全包、低租金分配制,国家为城镇住宅建设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的需要,城市住房一直相当紧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为缓和城市住房的紧张状况,城市住房分配制度开始改革,住宅作为商品这一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按商品的价值规律组织城市住宅的生产、销售、分配的经营活动也多了起来。1982年,国务院(82)国函60号文件决定在江苏常州、河南郑州、湖北沙市、吉林四平4个城市进行住宅销售试点,而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并没有1个城市列入试点。

    反观当时的汕头市建成区面积仅有14.9平方公里,而人口却将近50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3.200人,在老市区,有的地方每平方公里多达116.00人。全市无房、危房和人均居住面积2平方米以下的特别拥挤户有44782户,占居民总户数的47%,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仅3.75平方米,居中国324个中等城市倒数第三位,在全省13个中等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住房问题成为当时汕头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 改革方案的提出

    为解决市区居民的住房问题,汕头市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投入城市住宅建设。从1979年至1983年,全市住宅建设投资2.3亿元,建成面积134.59万平方米,共有 2.5万户职工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然而,在当时住宅实行低租分配的经营管理体制下,市区人口激增,继续沿袭这种由国家全包、低租分配的办法已经无法坚持,改革住房分配制度的问题由此被提上议事日程。

    如何改革住房分配制度?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计划中提出“进行出售住宅的试点工作,鼓励个人买房”,这为汕头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找到了政策依据。1983年12月7日,汕头市委专门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市建委、市房管局的汇报,研究了改革住房分配制度,加快民房建设的意见,形成了《市委常委关于解决市区住房问题的会议纪要》。提出“广开门路,广泛集资,奋战三年,统建民房6000套,解决无房户严重拥挤户和危房户,使市区住房紧张状况得到基本缓和”的总体思路,并决定从1984年开始,在市区试行统建民房“三三四”补贴出售办法,即按土建造价,地方政府和企业单位各补贴30%,个人出资40%,产权归个人。这个方案得到了广东省建设委员会的认可,1984年,广东省建设委员会同意汕头市区作为住宅补贴出售试点。

    1984年2月28日,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了《汕头市市区补贴出售给无房户住宅试行办法》,为补贴出售住宅试行提供了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汕头市以补贴出售住宅的办法建设民房的帷幕由此在全国率先拉开。

    三、 实践的历程

    1984年2月,作为民房建设的具体实施单位,汕头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在原汕头旧机场开始建设第一片解困住宅——飞厦住宅区。这一期项目由地方财政拨款5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计划用3年时间新建补贴出售住宅27万平方米,共6千套住房(每年建房9万平方米,2千套住房),全部按“三三四”的补贴比例试行出售。至1984年12月底,建成的2054套住房(其中一房一厅222套、二房一厅1678套、三房一厅154套),平均每套房建筑面45.22平方米,全部售购一空,2千多个家庭、近1万人喜迁新居,“三三四”补贴出售住宅办法初试告捷。到1986年底,飞厦片区共建成“三三四”补贴出售住宅楼197幢,共7000套。汕头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也因此增加到4.5平方米。汕头补贴出售住宅的建设规模,在当时是全国规模最大的。

    1986年10月,为继续推进补贴出售住宅建设,进一步解决汕头市区住房紧张的矛盾,汕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工业路北面和东南面(东厦片区)继续兴建补贴出售住宅,计划再用5年时间每年建设15万平方米、3千套,合计建成75万平方米,15000套房,再解决6万多人的居住问题。同时,为逐步实现住房完全向商品化过渡,将补贴比例由“三三四”改为“二二六”或“二八”,即国家和企业单位各补20%,个人支付60%。工作单位补贴不起的职工和无单位居民则由个人支付80%。每套住房面积也由原来的45平方米增加到50平方米。市城市开发建设总公司于1987年12月在东厦片区启动了第二个补贴出售住宅区——东厦住宅区的建设。东厦住宅区征地面积53.9万平方米,投资24,534万元,于1992年建成补贴出售住宅14361套,建筑面积46.1万平方米,解决了5万多居民的住房问题。

    1992年6月,市政府批准市区统建无房户指挥部《关于开展第三住宅区补贴出售住宅工作的意见》(汕府[1992]56号),决定开展第三住宅区——广厦新城的建设,最后建成总面积约92万平方米,9606套住宅,配套有各类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广厦新型住宅区。

    当时“飞厦”、“东厦”、“广厦”三大补贴出售住宅区的补贴出售住宅分配对象主要是:以落实政策无房户、城市建设拆迁安置户、危房腾退户、特别拥挤户和大龄青年结婚无房户五种人为主,解决了当时汕头市11万多人的住房大事。

    四、实践的效应

    汕头市实行补贴出售住宅办法、初步实现住房商品化的做法得到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李瑞环等中央领导同志及国外许多友好团体、知名人士先后来汕头考察补贴出售住宅建设情况,均对这一解决城市居民住房困难问题的成功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赏。

    汕头市实行补贴出售住宅办法解决城市住房困难问题,起步早,坚持时间长,建设规模大,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80年代,在广东省乃至于全国是绝无仅有的。这一改革措施,突破了“单靠国家包不起、单靠企业负不起、单靠个人买不起”的现状,调动了各方面积极因素,初步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尤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改革措施,给当时我国逐步推行的住房商品化提供了实践的探索和有益的启示,很有必要回顾。

记者 黄浩瀚

(2014年9月14日)

 

汕头公元:永恒的“黑白记忆”

    汕头公元感光化学厂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感光材料厂。1949年5月,我国感光材料工业先驱者林希之,在汕头市区德兴路86号创办了化学实验室,开始从事感光材料的研制。1952年10月,我国第一张黑白印相纸在这里研制成功。1953年4月1日,汕头私营公元摄影化学厂(汕头感光化学厂前身)正式建立,并以“公元”为产品商标,产品填补了该行业国内多项空白,开创中国感光材料工业的新纪元和辉煌历史。

    建厂初期,公元厂仅有职工15人,工厂占地面积136平方米,生产设备仅有一台土法上马的13英寸木制小型涂布机,采用石灰干燥方法,产品只有单一的黑白印相纸,工业总产值为6.2万元。1953年底,为扶植地方新兴民族工业,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限制进口相纸;生产的原材料免税进口;产品免税出厂,同时产品纳入国家计划,实行统购包销等措施,促进了公元摄影化学厂的迅速发展。汕头公元厂顺应潮流,同年年开始投产黑白印相纸。1954年投产黑白放大纸,主要应用于服务照相馆和照相行业。至1955年,“公元”牌相纸除供应国内市场外,开始部分出口。1958年,黑白胶卷(胶片)投产并实现当年出口。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同年,开辟汕头市郊大路村新厂区。后来按照全国布局的要求,彩色胶片主要由化工部第一胶片厂(乐凯集团的前身保定厂)负责。汕头公元厂调转主攻方向,于1963、1964年开发出一系列印刷制版胶片9个品种。并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投产,公元厂成为国内最早投产印刷制版片的工厂,并得到国家级三等奖的奖励。这些产品自1964年投产之后,在国内垄断供应市场将近20年,一直到1984年以后才有竞争对手。1970年,国家提出大力发展彩色电影工业,汕头公元厂重新参加彩色感光材料的科研攻关。当时国际上彩色胶片有两大类,其中一种我们中国人叫水溶,水溶是以德国阿克发为代表的产品,国际上他们最早投产。另一种是以美国柯达公司为代表的,我们叫做油溶。经过市场的应用实践,油溶比水溶好,一是像质比水溶好,影调饱和、鲜艳、色牢度好,耐褪色。在国内也是有个过程,1970年以前,水溶是攻关科研主要路线。1971年起,全国集中力量攻关油溶,当时叫做全国大会战,汕头公元厂参加的油溶彩色电影正片这一项目,就集中了7个单位。最后,汕头公元厂研制的油溶彩色电影正片率先取得成功。产品质量与美国柯达相比,影像的质量清晰度、画面层次、饱和度都跟美国柯达本土的产品没有明显差别,在全国质量更是领先。1973年在全国电影工业大会上被选为代表片在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汇报放映,并获得好评。

    随后,国家投资1900万元,对汕头公元厂进行扩建改造,至1987年,工厂占地总面积为24.9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万多平方米;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由建厂初期的15.95万元增至4595.94万元,净值为2734.48万元;拥有胶片、相纸、钡地纸、涂塑纸、有机合成、动力、机修、包装材料等9个车间和23个职能科室,职工人数达3268人。主要产品有黑白相纸、人相胶片、胶卷、X光胶片、印刷制版胶片等五大类65项新产品,填补了国家17项空白,为中国感光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产品除国内销售外,还出口亚、非、拉、欧等2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感光材料生产和出口基地。

    1980年11月14日,汕头感光化学厂接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国防科委发来的贺电和贺信,表扬该厂生产的感光材料,为我国成功地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的试验作出贡献,这是我省感光企业第一次受到党中央的嘉奖。在当时,这一成果获得著名诗人郭沫若同志“可与卫星上天相媲美”的高度评价。

    1981年,公元相纸产量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产量46—50%,胶片占20%左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公元相纸产量每年以13.17%的生产速度递增。至1987年,工业总产值8614.13万元,生产相纸55.33万盒、胶片148.29万平方米,实现税利1156.62万元。建厂以来上缴国家税利29417万元,相当于国家总投资的9倍以上。

    1982年以来,企业连续4年评为广东省先进企业,1985年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优秀质量管理企业”光荣称号。1984年经国家批准,企业向日本国富士写真胶片株式会社引进一条先进水平的彩色感光材料生产线,其设计生产能力年产彩色相纸2243万平方米和彩色胶片320万平方米。这条生产线的投产将使我国感光工业的设备和技术水平提高到上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满足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1984年开始,汕头公元厂参加全国重点攻关项目,根据国家计委下达的“六五攻关”项目,主持研制电子激光扫描胶片项目。当时计划内攻关的还有南阳二胶.计划外自发参加攻关的还有五六家其他感光厂,如保定、上海、天津都在做,沈阳化工厂研究院,科学院感光研究所也在研制,最后还是汕头公元厂取得领先突破。1990年,主持的氩离子激光扫描胶片在北京试用以后,北京的专家们的结论是:跟国际上先进的同类产品没有明显差别,可以代替进口片使用,同年获得第一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金奖。

    1987年,汕头感光化学厂坚持企业办科研方针,成立了感光材料研究所、工艺装备研究室和车间技术组,组织科技人员407人,根据市场和生产需要设置16个课题研究组和辅助组,先后开发了61项新产品,其中投产42项,有36项填补了全国感光材料的空白,45项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15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前,汕头公元厂生产的黑白相纸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一半以上。根据《中国印刷年鉴》统计,从1964到1981年,汕头公元厂为国家创下了3000多万元的利税,为国家作出大量贡献。

    上世纪80年代,汕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嫁人要嫁公元人”,就是因为待遇好。可见当时汕头公元厂是多么辉煌,当时公元厂每年产值利润达到几千万,不仅有奖金,还有奖励工资指标,公元厂成为令人羡慕的好企业。如今,虽然公元厂已经停产,但“公元相纸和胶卷”,依然留存在中国数代人的记忆中,成为永恒的“黑白记忆”。

记者 黄浩瀚

(2015年1月4日)

分享到:
扫一扫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政协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