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泛舟

广东改革开放一千个第一(汕头特区晚报)

政协汕头市委员会门户网站http://stzx.shantou.gov.cn 来源:政协汕头市委员会 提稿时间:2014-08-06

20140506

八旬老人读报剪报半世纪

张翼数十年如一日剪辑报纸精品集结成书,《剪报集》流传至海外广受好评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创造了多少个全国“第一”?去年年底,市政协在全市范围内征集线索,活动至今收集有效线索近90条。其中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体现了我市各行各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大胆开拓创新,展现汕头经济特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风貌。即日起,本报将对征集到的部分线索进行采访报道,全面、生动记录这些全国“第一”诞生的历程,今日起本报推出《敢为人先 书写“第一”》栏目,敬请读者垂注。

    一本看似普通的《剪报集》,漂洋过海走出国门,足迹遍布亚美欧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原在汕头市印刷厂工作的张翼老人坚持读报、剪报、集报五十载,痴迷于将剪辑的报纸经过筛选后分门别类,编辑出版成册。近年来,他把数年前早已编辑整理的《报海拾贝》再次整理修编,出版海外版《剪报集》上下册,为广大中老年朋友奉上一本精编的养生百科书,获得广泛好评。
  眼前的老翁头发花白,却显得精神矍铄。如若不说出他的年龄,可能很少有人能够猜得出他早已年过八旬。张翼是潮阳区谷饶人,自幼乐于助人,勤奋好学,他喜欢读报,更喜欢剪报。他告诉记者,他是在文革时期无意中与剪报结缘。“读报能让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剪报能让报刊产生第二次效益,造福大众”,正是有着这样的想法,自1970年开始,张翼一丝不苟,五十载如一日持之以恒读报,并将报刊的精华内容分门别类剪辑成册。在他家中,经他剪辑后的报纸,分门精装在一个个资料夹中,装满了好几个书柜。
    历经半个世纪的辛勤劳作,剪报剪出一片新天地,张翼老人的执着源于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几年来,他先后编排出版有《保健文摘》、《报海拾贝》以及海外版《剪报集》上下册一套。张翼老人的剪报集先后再版3次,总印刷量超过5万册。无论从内容编排、版面设计以及装帧公益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全书按报纸形式出现,风格独特有创意。
    因专业实用而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张翼老人的《剪报集》一面世,就收到国内外读者和报友的慕名索要。泰国侨领陈汉士先生看到该书后深受感动,遂慷慨解囊捐资20万人民币,希望再版发行到海内外,以弘扬中华民族的养生文化。因为独特,张翼老人的剪报集成为我国集报界不可多得的集报精品而荣获佳奖——“中国集报精品奖”和“首届中国梦想剪报作品公益展览”二等奖,近日更被推荐申请入选“广东改革开放一千个第一”。
    记者 李德鹏
 
 
20140606
 
"金刚玻璃"1000℃高温"烤验"完好无损,引发行业技术创新革命 
国内首片防火玻璃"汕头造" 
推广应用于上海中心大厦、鸟巢、以色列国会大厦等国内外地标性工程
 
 
    一块看似普通的玻璃,蕴含及延伸的成果技术竟有4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领先国内水平。上海中心大厦(目前国内第一高楼)、“鸟巢”、国家会议中心、日本东京地铁站、以色列国会大厦等国内外大型地标性工程项目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就是我市企业研发的国内首个防火玻璃产品——高强度单片铯钾防火玻璃。它的问世,在玻璃产业界掀起一场技术创新革命。

    近日,记者走访了单片铯钾防火玻璃的研发企业——广东省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郑鸿生向记者介绍,21世纪前后,根据国内外发生的多起大宗火灾事故,“金刚玻璃”瞄准国际上只有极少数国家能生产的单片防火玻璃为目标进行攻关,而当时国内只有在两片玻璃间灌进隔热物质的灌浆式防火玻璃。“我们到西欧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人家就是不让看,只能靠自己摸索。”郑鸿生说,那时受到国外同行的技术封锁,“金刚玻璃”的科研团队只能一切从零做起,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最初研发出来的样品,甚至是靠将玻璃放在电炉上,加鼓风机蜂窝煤炉来“烤验”样品的强度和防火耐性,“看到玻璃被烧烤了二十几分钟还完好无损,大家高兴得都要跳起来。”后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各阶段研发出来的样品的“烤场”也就越发高级,直到“金刚玻璃”打造出专业的防火测试炉试验设备。

    经过3年多的技术攻关,“金刚玻璃”取得了成功,其自主创新的单片防火玻璃正式“诞生”,玻璃强度分别是普通玻璃6~12倍、钢化玻璃的1.5~3倍,能在1000摄氏高温烈焰中,最长保持3个多小时不软化、不爆裂,而一般玻璃在大火中几分钟内就会破碎,“火灾发生时,可以有效地阻止火焰与烟雾的蔓延,从而为救灾工作争取到宝贵时间。”耐火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与洋货相媲美,而价格仅为其四分之一。

    “它被命名为‘高强度单片铯钾防火玻璃’,一经面世就风靡全国,在业界引起了一场技术创新革命,创新出行业一个通用新名词。”该公司总工程师吴从真说,2011年初,东北第一高楼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厦发生火灾,火灾过后,使用了单片铯钾防火玻璃的B幢与使用普通玻璃的A幢形成鲜明对比,前者经住了熊熊烈火的“烤验”,保住了楼内人员和财产安全,后者则被烧成了一个框架。

    单片铯钾防火玻璃的研制成功,还直接催生或促使了《建筑用安全玻璃 防火玻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8项国家(行业)标准或规范内容的制订和修编。以此为基片结合其他创新技术衍生的产品——“防炸弹玻璃系统”、“防飓风玻璃”、以及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光伏双玻组件”,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防炸弹玻璃系统”2005年在北约隶属的加拿大军事基地还经受住了国际最高水平的爆炸考验,防爆炸性能是当时美国军用标准的1.75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时在场的国际防爆专家惊称它是“世界上最神奇的玻璃”。

    记者 张锦梅 通讯员 何伯昌 
 
 
20140614
 
设立政府专利奖,汕头开全国先河 
年专利申请量11年增4.85倍,摘得多项“国字号”专利奖,是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 
 
    年专利申请量从2270件增长到1.1万件,推荐获评20项中国专利奖,荣膺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2005年,《汕头市专利奖励办法》实施,汕头成为全国首个以政府名义设立和颁发专利奖的城市,有力地保护了专利技术、激发自主创新,引导和推动我市专利创造的不断形成。

    适时出台专利奖励办法

    就《办法》出台实施的“台前幕后”,记者采访了当时参与《办法》的起草人之一——时任市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科副科长张伟芹。她向记者介绍,2004年,中国加入WTO,汕头作为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特区,知识产权对产业和企业的影响逐步显现。当时,我市技术创新体系已初具雏形,但从总体上看,玩具、包装印刷等几大传统优势产业还处于模仿、价格战等低端竞争中,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产业机构优化升级。2003年,全市年度专利申请量仅2270件,其中发明专利只有127件。

    2004年,汕头被确定为广东省唯一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紧接着相继出台的《汕头市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和《关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加快提升我市企业竞争力的意见》,都提出“要加大知识产权奖励力度,设立汕头市专利奖,以市政府的名义对利用专利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汕头成全国首个设政府专利奖城市

    “随后,我参与了《办法》的起草工作。”张伟芹回忆,起草过程中,市法制局与市知识产权局反复研究、征求意见,几易其稿,最终形成《汕头市专利奖励办法(草案)》,并于2005年3月21日经市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第81号政府令的形式予以公布。2005年4月26日,第五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全国同等城市中首次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出台《汕头市专利奖励办法》,设立政府专利奖,奖励为我市经济和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专利技术和专利发明人。专利奖每两年评审一次,每次授奖实行限额。

    张伟芹介绍,在此之前,虽然国家知识产权局、省知识产权局和东莞等个别城市设立了专利奖,但都属于部门奖励。而我市不但把汕头市专利奖列入政府奖的行列,对优秀专利奖项目进行奖励,还对优秀专利发明人进行表彰奖励,在全国开启了先例。

    专利拥有量增加含金量高

    《办法》的出台,激励了我市广大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了专利拥有量和专利质量稳步提长,持续培育了一批善于应用知识产权制度的企业。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市已评出汕头市专利金奖25项、外观设计专利金奖3项、专利优秀奖48项、外观设计专利优秀奖8项、专利优秀发明人奖50人次。市知识产权局还推荐获得金奖的项目参加国家及省专利奖评选,这些项目共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5项、外观设计优秀奖4项和广东专利金奖3项、优秀奖13项。其中,汕头华尔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一种自毁式安全注射器”专利项目,申请中国专利的同时,通过PCT渠道申请了美国、欧洲、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成为专利跑马圈地占领市场的典型企业。

    11年来,汕头的年专利申请量也在快速增长,2013年度达到1.1万件,约相当于2003年的485%。2010年,汕头实现了从全省唯一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到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的跨越。
 
    记者 张锦梅
 
 
20140623
全市60万户市民实现自动抄表,汕头成为全国首个—— 
小电线“大数据” 监控平台一目了然 
供电局以此可快速定位故障并作出反应,市民可查询每日用电量 
 
    用电问题涉及千家万户,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2010年,汕头供电局作为全省自动抄表全覆盖的唯一一个试点单位,在中心城区实施50万户的低压用户自动抄表系统建设,实现了远程自动抄表代替人工抄表,我市也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大规模自动抄表的城市。

    中心城区60万用户实现自动抄表

    2010年,广东电网公司要在全省选取一个城市试点推行低压集抄全覆盖,汕头供电局被确定为试点城市。“当时国内有些城市已实施低压集抄,但是规模都比较小。”汕头供电局市场部副主任朱炎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获得试点资格后,该局立即着手对中心城区包括金平、龙湖、濠江等约50万低压用户实施低压集抄全覆盖工程。

    由于工程规模大、建设时间紧迫,汕头供电局将工程涉及的44个项目分为个5批次实施,并同步实施换表和集抄集成,提高工程施工效率,避免项目实施时重复停电,给居民造成更大的干扰。“项目建设涉及千家万户,单是每个电表换一遍就不是个小工程。”朱主任介绍,仅用一年多的时间,我市便完成中心城区超过50万户的低压用户自动抄表系统的建设。随着低压集抄工程的不断推进,目前全市实现自动抄表的用户已达到60万。

    “大数据”助力汕头“智慧”用电

    低压集抄系统上线后,如同在电表里安装了“大数据”,每月抄表时间一到,系统就会自动采集用电信息、完成抄表工作,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抄表模式,有效杜绝错抄、错输、漏抄和估抄现象的出现。同时,为保证集抄数据的准确性,每个采集到的数据都将自动经过系统180条规则的“严格”检验,确保电费计算准确,大幅减少供电服务纠纷,也为阶梯用电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出现大面积停电或客户电表故障停行、烧毁等情况时,利用自动抄表系统,供电部门能够较以往大大缩短发现故障的时间,减少了对用户进行电度补收的麻烦。”朱主任说,当市民家中计量表计出现问题时,采集到的数据也会通过监控平台第一时间反映出来,通过对用户侧故障的快速定位和反应,供电部门可以在用户还没报修的情况下就为用户处理好有关的问题,大大提高对用户的服务水平。

    2012年,为了配合阶梯电价顺利实施,汕头供电局还以集抄数据为基础,开发了可供客户查询分析每日用电量的网上节能服务系统。市民只需上网登录该系统,便可通过获取每日用电量数据实现用电行为的调整,在节约电费的同时,养成更科学、低碳、环保的用电习惯。
    记者 张锦梅


分享到:
扫一扫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政协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