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泛舟

【潮汕侨宅】择善而处,七华侨合建侯邦“七落”

政协汕头市委员会门户网站http://stzx.shantou.gov.cn 来源:汕头市政协 提稿时间:2023-06-14
侨宅探寻
侯邦,是澄海隆都镇上北村一个自然村,原名“涂坂”,即土坡之意,后谐音雅称“侯邦”。在该村的东侧,连片同款的7座老宅特别引人注目。这一被人们俗称为侯邦 “七落”的宅第,是隆都七位华侨在海外发迹之后相约回乡合资建造,其背后蕴藏的,是海外华侨拼搏奋斗的精神以及爱国爱乡的情怀。
回乡重金购地历经20多年建成
清代后期,不少侯邦村民随着隆都的“过番热”相继下南洋,陆续前往泰国东北部的呵叻、武里喃等地谋生,后来有人闯出一番事业,开创了当年闻名泰国东北部的“侯邦十三合”,即13家行铺都是以“某合”命名商号,从事粮食加工、化工生产、食品买卖、百货交易等诸多行业。“侯邦十三合”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隆合”号的黄汉钦因开埠有功,被泰国王家敕授“坤武里南叻差吉”爵号。
张贴春联迎新年 黄庆能 摄
海外发迹的侯邦人最先想到的是故土与乡亲,这也是广大潮侨和潮商的共同情怀。光绪末年,“十三合”中的绍合、荣合、迎合、金合、得合、隆合、发合等7个商号掌柜黄昌绍、黄家荣、黄昌上、黄昌涯、黄得利、黄汉钦、黄耀宗,怀着落叶归根和光宗耀祖的情思,在乡绅黄国艺的统筹策划下,一同向朝廷捐纳从六品文散阶儒林郎,重金购买了位于侯邦村东北面的一片土地,取名“龙湖”,然后分成7份,每人新建一座“四点金”,连后包洋楼的“儒林第”,供家里人居住,这就是“七落”的由来。
一切准备工作安排妥当之后,宣统二年(1910)开始,各座宅第陆续兴工建设,到了民国十年(1921)基本建成主座“四点金”、火巷和后包洋楼(“头落”“绍合”因故未建后包)。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1935至1936年)“二落”“荣合”,又在后包厝后面再建后洋楼,成为突出的双后包。历经20多年,7座宅第全部建设。
古朴的门洞
7座宅第格局相同装饰各异
走近侯邦“七落”,你会看到7座“儒林第”一字儿排列,紧密相连。整列宅第坐北朝南,宅第前是大灰埕,灰埕边沿设有1米高围栏,围栏之外便是大池塘。灰埕两边各开一大门,门顶匾额皆榜书“龙湖”二字,门联:“龙山鸟啼出玉树;湖水鱼戏入金池。”这是昔日美景的写照。从空中俯视可以看到“七落”地盘开阔,四周田野迎来丰收季节,到处是七彩斑斓的景象,古老的“七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十分壮观!
笔者在现场看到,每座宅第的整体建筑都由下厅、天井、上厅、子孙巷、火巷和后包组成,由于地块大小不一,有单火巷也有双火巷,也就是潮汕俗称“单背剑”和“双背剑”的建筑布局。主座都是清一式的“四点金”格局,即每落的下厅、上厅(又称正厅)两边都有房屋,合共4间,处于主座的四角,形似金字,故称“四点金”。“七落”由于建筑格局相同,都命名“儒林第”,无法分辨彼此,所以当地人干脆从西到东依次序叫为“头落”“二落”“三落”……上年纪的也喜欢以泰国铺号称呼相应的宅第。
每座宅第都命名为“儒林第”
“七落”儒林第的建筑十分讲究,强调道德伦理和风水理念。如正厅中,设置有落地式的祖公龛和供奉的吊龛,意要子孙不忘根本,以及祈求福庇。正厅前设有8幅扇门,饰以“富贵寿”通雕木刻和油漆画。天井两边上下共设4条“子孙巷”,寓意千子万孙,通行顺利。天井双侧连廊设有2间小屋,俗称“二伸手”,一作厨房,一作茶室。后包为西式双层洋楼建筑,中西结合。洋楼上下有厅有房,位置相同,门上也有通雕木刻和丰富多彩的壁画。后包灰埕两端各开大、小二门,大门通毗邻宅第后包,小门通本宅火巷。楼上厅、房前设有走廊和栏杆。这样,上下内外,四通八达,对内对外方便行走,又有利防盗防洪,互相照应。
门楼上镌刻“龙湖”二字
各座宅第在建造时十分注重建筑工艺和门面装饰,强调“三雕二塑一彩绘”。“三雕”就是石雕、木雕、砖雕;“二塑”就是灰塑、瓷塑(嵌瓷);“彩绘”就是丹垩彩绘。最讲究还是大门楼的装饰,花岗岩门框,厚重的门扇,门上石匾都用刚劲有力楷书镌刻“儒林第”三个大字,表示官宦人家,门第显赫,门楼肚或石雕、或彩塑、或彩画,山水花卉、人物故事,各有姿态。火巷门、子孙门,除了丹垩彩绘外,门匾写满“椿萱”“垂荫”“与德为邻”“鹅湖戏墨”等字句,点明房子的由来和建设者的追求。门楼顶和后厅顶屋脊饰以潮汕嵌瓷为主,有花果、人物、飞禽走兽,宅内门窗上饰以半月形的灰泥彩塑图画。楹梁托木通雕茶花、牡丹、石榴、香黄,寓意“富贵留香”;通雕双寿桃、锦鸡寿带,含意“功名才子寿”。“七落”宅第建筑格局相同,但装饰各有千秋,琳琅满目,充分展现了潮汕古民居建筑工艺特色。
惟妙惟肖的壁画
191间厅房高峰期居住200多人
“七落”儒林第建筑规模颇大,连同池塘、外埕,总占地超1万平方米(约合15亩),其中风水池2600平方米,外口埕2200平方米,房屋5500平方米,共有上下厅房191间。
现年82岁的黄利松是第六落“隆合”的传人之一,一直住在大宅中,是“七落”人文历史的“活档案”,他的儿子黄庆能喜欢摄影,为“七落”留下了不少老照片。据介绍,“七落”建成后,各家各户虽然人丁兴旺,但不少人在泰国和家乡之间来来去去,常住的人口不是特别多,显得宽敞。到了土改时期,一些住民因为成分问题,房屋被没收,分给没有住房的农民,人口越来越多。高峰期,整个“七落”住了270多人。上世纪80年代中期,落实侨房政策,被没收的房屋归还原屋主。但随着社会发展,不少住户告别老房子搬进新楼房,现在的“七落”也和其它老宅区一样,剩下一些老人在守望祖宗的遗存,也守住丝丝的乡愁。
“七落”的庭院
华侨故事
响应号召回国抗战
在泰积极传播中华文化
“侯邦十三合”中,“隆合”号黄汉钦长子黄征夫的故事,常常被后人说起。
黄征夫(1902—1949年)原名黄和吟,是黄利松的伯父。出生于泰国东北部武里南,3岁时由父亲送回“七落”读书,12岁回泰国,在曼谷新民学校就读,后又赴广州、南京,先后进入暨南大学和金陵大学深造。期间还入学黄埔军校,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1927年,回泰国与大学同学文可亭创办暹京新民学校。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征夫响应祖国号召,回国抗战,加入特工行列。1940年,戴笠派遣特工人员黄逸光赴南京伺机暗杀汪精卫,不久又派黄征夫前往南京从事情报工作。1940年11月黄逸光与黄征夫被逮捕。狱中黄征夫写下一副行楷条幅,是杜甫的五言古诗《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借此表达了他忧国忧民,寄希望于良吏建立佳政的愿望。1941年11月,黄征夫经保释出狱。
抗战胜利后,黄征夫复员返泰,自办华文《群众周报》。1946年底又开办“遁庐学苑”,招收好学青年教授古文。1949年中,黄征夫再次回国,先后辗转香港、上海等地,不久便来到汕头,组建了“岭南通讯社”,搜集潮汕侨眷资料寄给海外侨报。当时国民党汕头市当局大行拘捕打算出国的侨眷,借口罪名“通匪”。黄征夫即将此事向海外侨报发稿,并呼吁汕头国民党当局整肃军纪照顾华侨,使海外华侨不致“离心”,不料这成了黄征夫的致命“罪证”。汕头国民党当局即将黄征夫拘捕,后因证据不足,本拟无罪释放,却被退守汕头的胡琏兵团顺手押解金门,于1949年12月17日在金门城外将其枪决,终年47岁。
【研究者说】
“七落”儒林第宛如联排别墅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生动写照
几十年来,儒林第里的人家一如既往地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没有谁能料到他们的老房子,会有一天被外界所关注。
随着侯邦“七落”面纱的揭开,这一处特别侨宅的存史价值也慢慢凸显出来。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耀贤、汕头市华侨历史文化学会会员黄桂华,长期穿梭于侨乡澄海的村头巷尾,收集研究地方人文历史,颇有心得。他们认为,侯邦“七落”儒林第的建筑形式,是农村合资建设联排别墅,打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的早期案例。透过案例,也可以看到团结和谐、抱团取暖的儒学理念深入人心,扎根民间。他们表示,与德为邻,依仁而居,择善而处,古风如此。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恭亲睦邻,是历来为人们所奉行的美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仁德的人相处,耳濡目染,自会受到仁德熏陶,这也许就是“七落”先民为什么合资购地、相邻筑宅的初衷吧!
【延伸阅读】
“珠联璧合”的隆都侨宅
侯邦“七落”儒林第,是典型的单元重复式建筑物。像这样的建筑物在隆都镇还有很多实例,如后溪村金财合的“三壁联”和三个“塗龟甔”,以及侯邦“西岐里”、后沟村“三落”、前沟村“四落”,都是华侨发迹之后回乡兴建的单元重复式建筑物。
俯拍侯邦“七落” (黄培聪提供)
被金黄田野包围着的“七落”(黄培聪提供)
隆都是著名侨乡。人多地少,华侨众多,清代后期到民国年间,经济发达,人文鼎盛,小有成就的华侨都加盟到清末民初的“新乡”建设潮中,纷纷从外洋带钱携物回乡建房。在这里,民众大多聚族而居,具有深厚的宗族观念,兴建新房也不忘让同气连枝的兄弟叔孙都住上大宅新居。
侯邦“西岐里”就是这样背景下的产物。清末时期,侯邦村黄昌遇、黄昌想昆仲在泰国经商发迹后,分别买了“奉政大夫”和“儒林郎”的官阶,并在侯邦村西新建“西岐里”大宅第,占地面积13亩,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成“三大落”,每落又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面为“四点金”,后面为“下山虎”,“三落”共匹配4排火巷从厝。另外,还在主座南北两侧各建1排房屋,连接后包洋楼,构成马蹄形状,把主体“三大落”包在其中。光绪辛丑(1901),大宅第落成,“中落”命名“宦祖祠”,供奉黄昌遇、黄昌想的祖父黄士宦,报本返始;“南落”命名“大夫第”,“北落”命名“儒林第”。全宅所有厅房均分给宦祖派下日助、日隆、日喜3个房份的子孙居住。
跟“西岐里”情况相似的还有后沟“三落”。清光绪年间,位于韩江边的后沟乡经常崩堤,连年发大水,后沟人许若道被迫下南洋赴泰国谋生。一番艰辛创业,成功开办了“道泰”火砻,同时又从家乡出口红糖到泰国贩卖,火砻和红糖生意越做越大。光绪末年,许若道回乡买地,一口气于1908年建成3座“四点金”,“中落”作为“智祖公祠”,双侧“两落”命名“大夫第”。“三落”所有厅房都分给若道兄弟居住。
分享到:
扫一扫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政协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