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2024年工作综述:
担当作为履职尽责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2024年,在全国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认真落实全国政协党组、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部署,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各项工作的总纲,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工作的根本保证。
2024年,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牢履职正确政治方向,始终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2024年,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召开5场全国政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小组第11组学习座谈会,分别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交流,共102人次参会、口头发言40人次、书面发言22人次,引导委员会及所联系界别委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要深刻认识人民政协作出的历史贡献,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部署、提出的重要任务,贯彻落实到各项履职工作之中。”“要在深入协商议政上下功夫,聚焦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要任务提出对策建议,发挥自身特点优势,为助推文化领域改革举措落实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委员们信心满怀,动力十足。
一年来,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持续在强化理论武装、加强纪律建设和拓展政治培训上下功夫。
——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委员会全体会议、主任会议、分党组会议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组织研讨交流,深化思想认识,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
——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及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确保有序推进。以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逐章逐条认真研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推动党规党纪入脑入心。开展联学,邀请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作专题辅导讲座。赴北京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实地参观党纪学习教育相关主题展陈,以案示警。
——扎实做好学习培训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政协党组部署,突出政治培训定位,先后举办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二期、第三期委员专题学习研讨班和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讲报告会,参学全国政协委员达2111人次。
一场场深入学习,一次次深度交流,通过开展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助力委员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履职能力。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聚焦文化强国建设协商议政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一年来,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委员聚焦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确定的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目标和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任务深入协商议政。
——高质量筹备全国政协重要协商议政活动。完成“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大会发言、学习讲座、联动协商等组织筹备工作。承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联动协商会,来自全国政协及相关地方政协的10位委员围绕议题与中共中央宣传部等相关部委负责同志开展联动协商,会议成果以全国政协党组名义报送中共中央,有关意见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和采纳。召开“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专家协商会,组织有关委员、专家学者、相关单位负责同志深度协商互动、务实精准建言。承办“推动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邀请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负责同志阐释相关政策、通报情况,帮助委员更好知情明政。围绕“统筹推进文博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召开对口协商会,邀请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同志与委员面对面协商交流、沟通情况、增进共识。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加强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推动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等开展视察调研。围绕“推动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展党外委员专题视察。继续围绕“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决策部署,聚焦“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开展专项民主监督,监督成果以常委会会议口头发言形式予以转化。
——认真完成提案办理工作。积极承办《关于制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提案》《关于加强“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系列中华文化重大题材文艺创作的提案》《关于加强科研政策保障 助力中华文明研究的提案》,通过专题调研、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等多种形式为提案人和承办单位搭建沟通协商平台。发挥界别作用,组织新闻出版界委员提交《关于施行图书价格保护、加大财税政策支持,促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积极采纳提案建议,联合发布《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税收政策的公告》,有力支持了出版行业发展。
——多渠道开展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通过委员学习研讨班小组讨论、大会发言、视察调研等途径,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等主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调研中,委员们总是脚步不停、交流不停、思考不停。在他们看来,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更好地把握“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心聚力。
坚持发挥文化特色优势
努力画好最大同心圆
“很激动,仿佛还沉浸在精彩的节目之中,感谢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给我们带来的文化盛宴!”
“演出形式丰富、内容精彩,规格高、接地气,真正把‘文化大餐’送到了‘家门口’和‘心坎上’。”
……
这是2024年12月,观看完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履职“服务为民——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文艺演出后,当地老百姓意犹未尽的感叹。如此欢欣鼓舞的场景正是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突出工作特色优势凝心聚力的一个生动缩影,是委员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贡献力量的具体体现。
充分利用大会发言、文史资料等平台渠道和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委员履职“服务为民”等特色活动,2024年,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推动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共识工作“线下”和“线上”相融合,由政协委员向界别群众延伸。
——坚持弘扬正能量,做好大会发言工作。先后组织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和第七、八、九次常委会会议大会发言工作,共安排71位委员作大会口头发言。发言内容实现对“五大建设”的全覆盖,对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界别的全覆盖,以会议简报、政协信息和新闻宣传等形式进行成果转化507篇。
——精心组织全国政协2025年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认真落实好全国政协相关部署,整场演出紧扣“团结凝聚力量 奋斗铸就伟业”主题,节目全部新编、新创,热情歌颂党的领导、歌颂各族人民、歌颂新时代、歌颂中国道路,正气充盈、艺术精到,实现了政治效果与艺术效果的高度统一,起到了振奋精神、凝聚共识、增进团结的作用。
——有序推进文史资料征编出版工作。召开新时代香港、澳门发展亲历记史料征编工作会,研究推进新时代香港发展亲历记史料征集工作,会同港澳台侨委员会编辑出版《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发展亲历记》并举行首发式。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纪事史料征集工作。推进《长江画传》编撰出版工作。完成35人次全国政协委员音像史料录制工作。
——打造委员履职“服务为民”特色品牌。围绕宣介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3期“文史讲堂”专题讲座,1800余位各级政协委员和干部群众参加,活动已成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重要载体。赴云南、四川基层乡村社区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组织4场文艺演出,服务群众线上线下观演10万余人次,举办5场文化讲座,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组织部分文化艺术界委员赴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舒城县对两地“文艺两新”人才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推动基层文艺事业发展。
——不断提升委员读书实效。改善读书群组设置,统筹11个委员研学群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主题开展44次线上研学活动、22次线下研学活动。承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研学群,开展“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人民观”“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履职尽责”等研学交流活动。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组织委员赴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和英国访问,围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历史文化交流”主题开展调研,并就弘扬正确清史观与英国有关单位加强交流。完成巴西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代表团来访接待任务,广泛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委员们的身影活跃在各项工作中,用心用情诠释政协委员团结奋进、砥砺前行的精气神,以文化人,凝心聚力,努力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常态化开展委员读书、理论学习和政治培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部署,组织视察调研和协商议政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来源:人民政协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政协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