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关注“两会”】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 引领高质量发展 | 代表委员围绕新能源、纺织服装等产业发展献智献策

政协汕头市委员会门户网站http://stzx.shantou.gov.cn 来源:汕头市政协 提稿时间:2022-01-10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市坚定不移把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摆在经济发展的首位。今年“两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的一年,我市将集中力量推动“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攻坚突破,从2022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4亿元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培育计划,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令与会代表委员倍感欢欣鼓舞。大家纷纷聚焦“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立足我市实际,积极献智献策。

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去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壮大,大唐勒门I海上风电项目并网投产,上海电气主机厂、发电机项目正式投产,鲁能新能源产业基地、华纳机舱罩等项目启动建设。

“‘321’将更好地对接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在粤东的重点产业布局,为争取省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汕头做了提前谋划。”市政协委员官健宁表示,“321”产业布局思路是我市不断优化调整产业布局的破题之举,将为汕头高质量发展注入“一剂良方”。他建议,要明晰产业发展定位和方向,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电子产业;其次是集中资源重点打造,推动传统服装、玩具产业由大变强;与此同时,要抢抓机遇打造大健康产业,形成研发产销一体化的医药产业链条。

在“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布局中,官健宁尤为关注新能源领域海上风电的发展,他认为,发展海上风电响应国家“双碳”发展目标,布局前瞻,目标明确,定位精准。“汕头要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快建设大型海上风电基地,打造汕头万亿元级规模的海洋全产业链生态集群,并以打造全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为核心,大力引进头部企业,加大‘风电+储能’场景应用,提高风电消纳能力。”官健宁说。

“新能源作为与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并列的‘三驾马车’之一,既拥有广阔市场前景,也应承担起优化汕头产业布局的重任。”市人大代表王武认为,汕头发展新能源产业,应加大新能源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鼓励和支持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本地高等院校开设新能源有关专业,支持新能源企业设立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流动站,为新能源企业培养高端的技术研发人才。本地的大中专职业技术学校可以加强与新能源企业、民营技工培训机构合作,实现学生从学校教育、培训到新能源企业就业一条龙。同时,结合新能源企业的实际用人用工需求,我市可以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的新能源人才引进政策。

王武建议,要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用活、用好“工改工”政策,做好低效用地再开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充分挖掘闲散农村集体用地的潜能,以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的方式建设新能源产业特色科技园区,为新能源企业提供用地保障。“还可以乘势而为,参照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牵头新能源企业成立汕头市新能源产业协会,推动新能源企业抱团发展。”

推动纺织服装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我市纺织服装产业经过40余年来的发展,已形成从织编、染整、刺绣、辅料到成品等较完整的产业链,成为汕头制造业中占比最大、配套体系较齐全的特色产业。今年“两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打造超2000亿元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坚持补链强链延链,加强技术改造创新、品质优化提升和品牌创建培育,推动建设纺织品采购中心、展会展览中心、工业园区,发挥产业协会作用,推动企业抱团发展,提高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水平。

在我市加快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背景下,纺织服装产业如何立足自身优势,顺势而为,在新赛道上闯出一条新发展路径?市政协委员周延熙建议,要加快布局创新技术中心、研发设计创意园区等,探索联合汕头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共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推进新材料合成、新型纺织面料制造、功能性服装设计、生产设备流程改造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和合作。与此同时,引导企业拓展和创新产品应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做好跟踪服务,对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的企业给予资金等支持。

潮南区、潮阳区是我市纺织服装产业的主阵地,周延熙认为,两潮地区应加快建成集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链条为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建设创业创新孵化基地,推进小微企业双创基地梯次培育计划,培育壮大新生小微企业群体。此外,要强化品牌培育,提升本土优质品牌的影响力。“我们可以加强发挥谷饶镇‘中国针织内衣名镇’等品牌效应,依托全国服装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优势,加大品牌打造力度。”周延熙建议,可通过服装设计大赛、服装博览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或加强品牌与文化融合,多举措扩大汕头品牌服装的知名度。

“为更好应对产业面临的竞争加剧,我市可以整合资源畅通产业循环,开拓新管理新技术新业态,走高端化、自主化、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路线,推动我市纺织服装从‘大市’到‘强市’的转变。”市人大代表庄晓建议,在提升链式发展合力方面,可以发挥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作用,构筑产业上下游及企业与政府间的沟通桥梁,促进本地纺织服装企业形成产业联盟抱团发展。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对经济效益好、市场占有率较高且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企业纳入培育建档,发挥引领效应,提高集群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促进链式营销发展,全面提高产业发展质量,争取更广阔发展空间。

在促进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庄晓认为,可以综合考虑资源统筹、集聚辐射和交通便利等因素建设市级纺织服装产业园,配套研发设计基地、生产基地、面料产业园、电商产业园等,让企业集聚成链、资源共享。通过纺织服装重点区镇盘活土地、相关园区微改造和“工改工”等,建设区、镇级纺织服装集聚区,用现代管理理念设计厂房,推进工厂上楼、产业集聚,并配备光伏、储能充电桩等新能源,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加工型企业。此外,开展纺织新材料、绿色印染、纺织研究,培育本地面料企业,拓展引进高端原料、面料等上游企业,大力发展纺织原料产业,填补原料供应链短板。

加快推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中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领域,是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我市“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中的重点规划内容。“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马学沛建议加快推动我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不断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近年来,我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态势,技术创新日益活跃,产业规模效益全面提升。”马学沛对记者说,我市在电子商务、体育大数据、GIS、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在国内享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软件企业,并已建设了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新型研发机构以及综合保税区、国家高新区、华侨试验区等产业创新平台,为产业技术创新和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那么,我市该如何加快推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呢?马学沛建议,要推进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本地企业加快发展。“以智慧城市、智慧亚青等为发展要素,依托本地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互联网企业,引导本地软件龙头企业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以本地市场扶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营造良好产业生态,引进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建立软件产业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库,滚动生成并持续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加强本地龙头企业的培育。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可以推动软件产业与纺织服装、玩具创意等制造业融合发展,以现有的本地企业为重要技术服务力量,结合“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拓展本地软件产业发展新空间。此外,要建设行业发展载体,完善创新创业软硬环境。以政府引导、行业协会协同,建立软件行业特色产业园,对处于初创期的小微软件企业给予硬件环境支持;由行业协会整合资源,为个人创业和小微企业创新成长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来源:汕头日报)

分享到: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政协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