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岱娜)新形势下,我市充分发挥侨乡优势,规划建设汕头海湾新区和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增创特区新优势。这不仅得到全市人民群众的拥护,也获得此次参与“两会”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认可和支持。方平、陈幼南、刘兴华、周博轩等16名港澳委员联名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创建汕头华侨产业园》的提案,提出利用当前极好的发展契机,谋划建设华侨产业园,以之作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建设载体。
方平等委员在提案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汕头要获得大发展,除了要用好用足广东省委的政策,积极行动,抢抓机遇外,也要在引发新一轮发展中,充分利用港澳同胞及海外华侨的力量。其中,创建汕头华侨产业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创建汕头华侨产业园,可以吸引来自港澳同胞、港商的资金,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资本以及民间资本;其次,市委、市政府精心规划创办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华侨华人参与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建设新平台,竭力在营商环境、通关制度、社会管理、土地管理、海域使用、金融服务和投融资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这为创建华侨产业园区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三,在厦深高铁通车之后,汕头成为深圳与厦门的中间点;而且随着汕揭、汕湛以及汕头联络线的建设,汕头的区域交通枢纽中心地位进一步显现,具备交通运输便利。
对此,方平等委员建议,在海湾新区范围内创建一个融合行政服务中心片区、产业片区以及休闲生活旅游片区在内的汕头华侨产业园区,并对产业园的企业及产品发展策略上分别构建各类归一的工业产品区。同时,要支持华侨在产业园区内投资发展特色金融产业,允许在试验区内的电子商务企业、航运企业等相关业务试行特殊扶持政策,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产业;
支持华侨在产业园区内发展文化医疗产业,投资文化教育产业和健康休闲产业,从事医疗工作。此外,对华侨产业园加大财税扶持、加强服务等。
记者了解到,肖慈宣委员也同样提交了一份《谋划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共圆“中国梦”》的提案,为试验区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他建议,要高水平规划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尽快明确区域范围、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管理模式、主要任务;要重点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为发展试验区储备人才力量,并大力推动市侨联和市致公党干部积极参与到试验区建设中来,更有利于汕头整合海外华侨资源,共建幸福汕头。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政协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