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五次会议
十二届五次会议
大会主要文件
大会发言
大会报道
专题座谈
媒体报道
图片直击
分组讨论
/stzx/sewtpzj/tpzjqr.shtml
大会发言
民建市委会的发言——推进金融创新 拓展资本市场 将华侨板构建为汕头经济新的增长极
政协汕头市委员会门户网站
http://stzx.shantou.gov.cn
来源:
政协汕头市委员会
提稿时间:
2016-02-24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15年9月15日,在汕头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获批设立一周年之际,全国首个以华侨为核心概念的区域股权市场板块—“华侨板”在华侨试验区正式挂牌开板。“华侨板”的设立将填补汕头经济特区股改交易市场的空白,是汕头积极融入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构想、争当国家金融开放“试验田”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
为此,我们建议:
一、致力“闯新”升级。
汕头“华侨板”的设立,必将在拓宽中小微及侨资企业的投融资渠道、推进汕头区域股交市场建设、提升华侨试验区投资环境和金融软实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是故,从中长期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更应在金融创新、投融资服务上走出与自贸区、高新区、保税区等不同的立新之路。
建议努力将华侨试验区打造成为粤东区域资本市场中心,进而将“华侨板”升级为“广东华侨股权交易中心”,从而促使“华侨板”成为驱动汕头经济跨越式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搭建中介机构服务平台。
从当前潮汕地区拥有众多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看,潮汕地区在资金和企业资源上并不缺乏,但是在券商等金融中介机构服务上十分匮乏。也就是缺乏有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券商场外市场业务的投行人员,对企业的资质进行筛选审核、能够将企业的需求转化为合规合格的产品,进而在投资者适当性原则的把控下,将资源和产品进行有效对接。
建议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应采取优惠政策,引入专业服务团队,加快与“华侨版”关联的中介机构团队的搭台建设,积极引进专业中介机构的合伙人,采取减免租金、业务奖励等措施,吸引一批专业机构落户试验区,成为“华侨板”的有力搭手,协助“华侨板”的挂牌企业开展后续业务。
三、强化挂牌前后的股改环节
“华侨板”现有的展示孵化层(D层)和交易融资层(E层),其根本瓶颈在于挂牌企业是否股改,因此在业务设计和服务链条上,股改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建议对已经挂牌的企业进行有效地梳理,向深层次推进相关工作。可以先从股改入手,因为只有完成股改或者正在股改进程的企业,才有可能进入尽职调查和股权融资的业务层次,因此可以说股改是企业挂牌后的第一要务。
四、 优化人才建设。
要促使“华侨板”向深层次、全方位、超常规方面顺利进展,势必建立优化金融人才支持体系。建议探索整合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资源,引进高端金融人才。同时,加大对金融人才生活安居、创新创业支持激励的政策力度,积极培育和吸引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真材实学的务实金融才俊。
五、加强宣讲培训。
鉴于社会层面的了解和广大企业的认知,建议应加强“华侨板”的宣讲培训和宣传推介工作。为提高企业的规范经营意识,同时为企业展示创业前景和资本市场魅力,聘请金融机构的专业讲师,借助“华侨板”专业宣讲资料(包括PPT、视频、纸质宣传资料等),就资本市场及“华侨板”等专业知识,定期在潮汕地区进行巡回演讲,以期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扫盲”。同时可相机举办一些专业培训班进行深层导向。
六、设立投资基金
建议汕头市政府或区政府设立“华侨板”专项投资基金,聘请与“华侨板”相关的专业机构专家,在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指导协助下,对优质企业或项目进行投资。此外,应尽快落实政府对前期挂牌“华侨板”企业的奖励措施。
七、深化三市合作
建议将“华侨板”纳入汕潮揭同城化的主要合作项目。随着“华侨板”的全面铺开,逐步探索加强三市间的金融合作,应建设服务粤东三市的资本市场论坛、金融培育基地、侨企创业培训基地、华南广东路演中心等,以营造良好金融生态为突破口,推动华侨试验区成为粤东区域资本市场中心。
分享到: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政协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