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政协会议 >  > 全体会议 >  > 十届三次会议
十届三次会议

大会发言——加强综合医院急诊科建设是当前医疗卫生工作的关键环节

政协汕头市委员会门户网站http://stzx.shantou.gov.cn 来源:政协汕头市委员会 提稿时间:2005-03-05

  急诊科是控制传染病传播以及救治群体性创伤、急性群体中毒和灾难性人体伤害的前沿阵地,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急诊救治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伤病员的生命安危,在临床救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急诊科建设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建设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但目前我市急诊科建设却很薄弱,临床工作者和群众对改善这种状况的呼声甚高,亟待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分析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数医院急诊科硬件严重不足,急救功能不到位,普遍存在场地狭小、设计不合理,必备的抢救设备严重缺乏或陈旧老化等问题。大多数医院急诊科没有设立急诊ICU和急诊病房,医务人员以内科为主,外科力量十分薄弱,基本无急诊外科设置,无外科固定医师,无急诊手术室,急诊科对创伤和其它外科急诊仅限于对病员的分诊和临时处理,造成“急诊不急, 救而不治”或仅能分诊转送的状况,难以具备较高的临床救治水平,无法发挥应有功能。二是急诊专业固定人员严重缺乏,队伍不稳定。急诊科医师基本上是靠行政命令从内、外等科调用的,未接受过急救专科训练,且人员流动大,难以安排系统的业务培训和科研,影响了救治水平的提高。同时,调到急诊科的人员因难以发挥专业特长,大都不安心急诊工作。
  我们认为,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首先在于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医院急诊科的建设和发展指导滞后,投入缺乏。20多年来,急诊医学已发展成为独立的新兴学科,原有的急诊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已不能满足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急诊医学事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建设,但地方政府却缺乏相应的投入。再者还有不少医院对急诊科的建设缺乏战略眼光,缺乏应有的重视,无论是在制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医务人员专业特长方面,还是在解决急诊科医疗设备配置和急诊科人员的福利待遇问题上,都抓得不到位。
  二、对加强急诊科建设的建议
2003年春季的SARS疫情和最近的印度洋海啸灾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正视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和综合性医院急诊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切实加强急诊科建设,提高急诊救治水平,是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一个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把急诊科建设作为加强医院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急诊科建设是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基础建设,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危,政府应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完善和强化急诊科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急诊救治工作作为搞好医疗卫生事业的要务来抓。要多渠道切实解决急诊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不仅医院要加大投入,财政也应加大投入力度。要把急诊科的建设作为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来看待,将其投入纳入地方的财政预算。
在国家未制订相关法规之前,各有关医疗机构应认真贯彻执行省卫生厅1997年编制的《广东省急诊管理规范及急危重症抢救标准》,政府主管部门应对执行情况经常进行检查监督,对不具备起码条件的急诊科(室)必须认真清理整顿。
  (二)急诊科建设要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的原则
急诊科的设置和管理必须围绕提高“紧急救治质量”这个中心来进行。例如,将确定性手术救治前移至急诊科进行,可以保证危重伤员的及时救治,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急诊救治水平,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的原则;再如,设置急诊ICU、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实现无缝衔接和无障运行,也是提高急诊救治水平的重要措施。
  (三)保障急诊医务人员业有所专、长有所用,稳定急诊医学队伍。
  稳定急诊医疗队伍最关键的问题是发挥急诊医护人员的专业特长,使他们在专业上有所发展。医院要为急诊科医护人员提供系统的专业培训、业务提升的条件,着力培养高水平的急诊专业队伍,改善他们的待遇。例如,设置急诊手术室,最大限度地将部分急诊手术前移至急诊科实施,不仅有利于完善急诊科的功能,提高急诊救治水平,而且有利于稳定急诊医学队伍。

    (发言者系市政协常委,农工党市委会副主委)

分享到:
扫一扫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政协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