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系统是保证城市功能的发挥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良好的城市道路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标志,也是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城市道路建设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目前汕头中心城区主、次干道长度714.68公里,道路面积1098.9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9.1平方米。前不久闭幕的中共汕头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了今年我市将在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同时,增加市政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品位。市委这一重大决策合民意,顺人心。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近年来,汕头市区在城市市政建设上呈侧重东片新区,而对西片旧城区道路改造的投入则相对较少,致使西区的城市设施水平明显偏低,东、西区城市建设存在着明显不平衡和不协调状况。特别是民族路、南海路以西片区的道路,由于已是近百年前的老路,有些路段几近丧失其作为城市道路应有的功能。这既不符合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影响我市城市化整体水平,也严重制约着城市道路交通功能的发挥,给群众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我们认为,西区道路交通功能受到明显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道路狭窄,路面破损严重。民族路、南海路以西片区的城市道路多为一九四九年前建设的,年限已久,因历史局限,道路原本就十分狭窄,加之改造的投入不足,路面破损严重,“补丁”斑斑,补不胜补,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功能的发挥;还有沿路两侧一些已搬迁的危房未能及时拆除并按旧城改造规划控制线进行道路拓宽,潜在的交通空间也未得到有效的利用。
二是旧城区道路的下水道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于历史原因,这些管道埋设不规范,且均为雨污合流。据校核,旧城区有52%的排水管网未能达到暴雨重现期一年的标准。这些管道老化、破损较多,管径偏小,容易产生淤积、堵塞,一遇多雨、大雨季节,很容易造成路面水浸,影响交通功能。
三是由于道路狭窄,路灯安装难以找到合适位置,有些道路的路灯只能因地制宜安装在沿路两侧建筑物上,有的道路则没法安装路灯,只能借助两侧铺面照明,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暗弱的照明环境难以适应夜间交通流量增大的安全需要。
四是由于民族路、南海路以西片区只有镇邦和商平两座垃圾转运站,数量太少,远远达不到西区垃圾转运的需要(主要是日间道路保洁的垃圾转运和夜间居民生活垃圾袋装转运),因而环卫部门不得已只能在一些道路旁边设置临时垃圾转运点,垃圾转运时又挤占了本来狭窄的道路,时常影响交通。
随着礐石大桥年票制的实施及金凤高架桥的即将投入使用,西区道路的功能作用将日益凸现,交通压力也将明显增大,市政府虽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于去年底指示城管部门对部分道路进行改造和维修,但目前西区部分道路仍出现车辆拥堵苗头。我们认为西区道路设施如不能尽快得到彻底改善,拥堵状况将可能进一步恶化。因此,我们认为市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西区市政设施的投入,增强西区道路功能,促进中心城区平衡发展,提高我市城市化整体水平,解决人民群众“行路难”问题。建议:
一、加大旧城区改造步伐,尽快对一些沿路两侧已搬迁的危房实施拆除,再由有关部门按我市旧城区改造规划控制线对道路进行拓宽,以缓解交通压力。
二、加大投入,在第一阶段完成杉排路、永平路、商平路等9条道路的改造后,再对民族路、南海路以西片区的其他道路(含下水道、路灯、绿化带)进行改造,增强道路的交通功能。
三、在民族路、南海路以西片区寻找合适地点增建几座垃圾转运站,使“垃圾转运进站”,解决垃圾转运临时占路问题,为西区道路腾出更大交通空间。
(发言者系致公党市委会委员,汕头大学医学院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妇瘤科副主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政协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