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政协报》(2025年04月22日 第 6 版)刊登《广东汕头市政协——凝聚民营企业向“汕”力量》,现转载如下:
民营经济是广东省汕头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市70%以上的GDP、80%以上的税收和90%以上的就业岗位,在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就业以及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汕头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搭平台、提建议、聚共识,在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政协担当作为,凝聚民营企业向“汕”力量。
“企业要运用智能制造装备和数字技术,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同时希望政府为企业的数字化升级、技改给予补助支持。”在2024年“企业家与市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上,汕头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会长陈粤平如是说。
已连续举办6年的“企业家与市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是汕头市政协精心打造的重要协商平台,通过组织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代表等,围绕党政重视、企业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与市政府主要领导协商议政,进一步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助力经济大省挑大梁,不仅要注重“量的合理增长”,更要在“质的有效提升”上下功夫。汕头市政协推动成立汕头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联盟,广泛整合服务机构、专家智库等方面资源,助推企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创新发展。2024年,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联盟的积极推动下,全市8家企业上榜“粤企500强”,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进一步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撑起“制造业当家”的脊梁。
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是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前提,其最终目的是解企业之忧、固市场之本、育创新之元。“经过对400多家汕头规上企业的摸查,我感受到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技改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汕头市政协委员、汕头市人力资源协会会长韩荣奎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汕头市政协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为党政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同时,注重发挥组织优势,从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发展壮大“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格局,从优化营商环境到助力企业发展,提出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超400条,积极汇聚各方“金点子”,为民营企业出谋划策、增添发展新动力。
聚焦落实惠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提升核心竞争力、保护合法权益、加强市场监管等民营企业现实需求,汕头市政协通过专题民主评议、专题调研、提案督办、界别协商等履职形式,持续对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协商议政,凝聚打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的共识。
在积极履职的同时,市政协引导企业家委员利用“朋友圈”,广泛宣传市委、市政府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有关举措,把打好营商环境翻身仗的信心传递到基层,把汕头市营商环境改善优化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传递到全社会,推动形成营商环境建设的强大合力。市政协常委余双利表示,“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是激发企业活力的核心,接下来我也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做好自己企业的同时,为社会、为行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党和政府的信任。”接下来,汕头市政协将通过构建“优环境—提信心—助发展”的支持体系,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效能。
(来源:人民政协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政协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