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政协之窗》专版

人民政协报:广东汕头市政协助推——聚共识同心行 强总部添动能

政协汕头市委员会门户网站http://stzx.shantou.gov.cn 来源: 提稿时间:2025-08-18

近日,《人民政协报》(2025年08月16日 第 5 版)刊登《广东汕头市政协助推——聚共识同心行 强总部添动能》专题报道,现转载如下:

近日,广东省汕头市政府、市政协联合召开首次“行业协会商会与市长恳谈会”,围绕“发挥行业协会优势,做强总部经济”专题深入协商建言,广泛凝聚共识。

今年,为了更加准确收集了解产业行业发展中碰到的共性问题,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政府、市政协研究会商后,决定在经济领域行业产业协会商会与政府之间建立一个对话交流、恳谈沟通平台——“行业协会商会与市长恳谈会”。

市政协主席邱奕辉说,创设恳谈会平台,旨在通过真诚沟通交流、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实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振信心、推动发展的目的,为党政部门制定针对性、前瞻性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会前,市政协组织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深入华侨试验区以及各行业协会商会和龙头企业实地考察,并赴苏州、无锡、宁波等地考察学习。调研组认为:无论是扎根行业领域的协会商会,还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总部经济,汕头市都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有一定的工作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须关注解决。例如,行业协会商会的党建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内部治理与专业能力不足、产业支撑和服务能级不够、政策参与及桥梁作用欠缺等。对此,调研组建议,要实施凝心聚力铸魂工程、顶层设计筑牢工程、招商培育提质工程、平台空间集聚工程、开放纵深构建工程、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调研组的建议得到行业协会商会的高度认可。“汕头拥有纺织服装、玩具创意、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部分企业正逐步具备向总部化转型的条件。”汕头市电子信息和软件行业协会会长黄宏表示,行业协会可牵头推动产业链整合,培育本土总部企业。他建议,推动行业协会从“服务型”向“赋能型”转变,协助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为总部企业提供法律、金融、人才等一站式服务。

市长陈涛点赞调研报告,认为报告契合汕头实际、内容比较全面,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工作建议,对市政府谋划下一步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会上,多位协会商会负责人直面真问题、大胆提建议。

“玩具产业一直存在‘用地难’的问题,为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一些企业不得已外迁外移。”汕头市澄海区玩具协会会长黄逸贤建议,增加用地和通用厂房的供给,优先保障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用地需求,为产业扩容提质提供坚实支撑。

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汉杰坦言,大健康产业处于发展期,急需制定有针对性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帮扶政策,切实解决企业问题。“对我们这些链条企业而言,如果支持政策不能同步落地、生态建设不够系统,就容易出现‘总部快跑、链条吃紧’的不均衡状态。”矢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华南营业总经理纪增焕的比喻引发大家的强烈共鸣。

汕头的塑胶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是汕头工业的第二支柱产业。汕头市塑胶行业商会会长吴伟杰建议,推行“一窗通办”塑胶行业相关许可办理(如环评、生产许可证);建立企业问题“直通车”机制,商会汇总诉求后由政府专班协调解决。

汕头市风能协会会长娄淑军希望,推行“风电项目极简审批”,由海上风电专班牵头,继续跟进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的审核审批,力争压缩核准周期,争取项目早日落实落地。

汕头市进出口商会会长邱志宏认为,数字技术是重塑贸易格局的核心驱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是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建议政府牵头构建市级贸易数字化公共平台,整合通关、外汇、物流、退税等全流程业务,提供“一站式”在线服务。

陈涛表示,希望行业协会商会聚焦核心功能,充分发挥政府助手、企业帮手、行业推手作用,引导企业坚定信心,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资源禀赋与发展机遇,扎根家乡发展;引导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主动拥抱智能化、数字化浪潮,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争做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发挥好纽带联系作用,与市委、市政府紧密协作,共同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扫一扫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政协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