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汕头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汕头开埠与城市发展”研讨会在市龙湖宾馆举行。
今年是汕头开埠160周年。汕头自开埠以来,见证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历史,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汕头向海而生,因港而立,由鸦片战争后的被动开放,到建立经济特区的主动开放,再到新时代的全面开放,汕头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研讨会邀请著名文史学者林伦伦、谢湜、黄赞发作主旨发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回顾、梳理汕头开埠与城市发展历史,总结历史规律,阐明历史与当代之间的内在关联,形成历史反思,为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会专家学者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进一步感悟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在于学校的培养,因此华侨捐资办学对社会文明的发展产生良好风气。”谈及汕头开埠以来华侨对汕头基础教育的贡献,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汕头市华侨历史研究会会长、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林伦伦表示,潮籍华侨捐资兴学源远流长、持续不断,分布广泛而平衡,捐资兴学的精神可嘉故事感人,华侨的捐资办学使教育兴,社会才能兴,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更是这样,对今天的教育也是一种启发。
“汕头埠原是一片汪洋大海,从其最初露出鮀浦海面的沙汕,到汕头口;从鮀浦司辖区到国际化商埠,乃至成立市政厅,这漫长的发展历程,自有其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也有其历代历朝人类活动的多种因素所促成。”汕头大学原党委书记、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顾问黄赞发认为,汕头是在洋枪洋炮的威逼下开埠的,但客观上却使这偏处于东南海角的商埠冲破了闭关锁国的禁锢,较早走上了近代化进程。
来自多所高校、学术研究机构的30多位论文作者参加研讨会,大家通过史料的挖掘、整理、研究,展现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致敬华侨华人对祖国、家乡的突出贡献。会议期间还举办了“汕头开埠百业”图片展,展示汕头开埠后各行各业的珍贵历史照片。
(来源:汕头日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政协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